(三)落实科技增粮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结构调整,落实各项科技措施,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品质结构,继续调减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冬小麦面积,积极发展马铃薯、大豆和杂粮杂豆,引进和推广优质玉米、小麦、马铃薯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品质和种粮效益。二是推广增产技术。完成推广全膜双垄沟播4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36万亩,同时,加大马铃薯脱毒种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技术推广力度,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三是抓好防灾减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提高防范自然风险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四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完成农机深松整地面积2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五是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__年主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省上将于近期召开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启动会,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尽快成立工作机构,按照省上的统一安排,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标准要求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
农村农业工作座谈会讲话稿范文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对推进我省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特别是近几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__年,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__年省委农村工作会、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上,对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大对陡坡地、水土流失区域籽粒玉米的调减力度,下决心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安排部署。__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脱贫攻坚表彰暨秋季攻势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最大限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规模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大规模调整种养结构,改变种玉米的传统,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提高到65%以上。去年以来,志刚书记多次对调减玉米、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批示,要求全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规模调减玉米种植,拿出最好的土地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使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昨天,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志刚书记、贻琴省长、再勇常务副省长都对玉米调减工作提出要求,志刚书记强调,要以“等不起”的使命担当、责任担当,把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来,优化粮经种植结构,在转变思想观念上、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并扎实做好八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刚才,家榆主任在讲话中要求,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上来,全力做好玉米调减的配套服务,坚决打赢玉米调减攻坚战。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也是当前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迫切要求。
(一)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从__—__年实现十二连增,近两年略减,但粮食生产能力均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__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5.3亿亩,产量4317.8亿斤,占粮食总产的35%。玉米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过大,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不协调、不平衡。一是全国玉米去库存压力大。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价标准,粮食库存量大体上等于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的17—18%,是衡量粮食库存量是否过剩的一个参考指标,高于这一区间,被视为库存过多。近几年来我国玉米年均消费约4350亿斤,库存量为__00亿斤,库存与消费比高达50%,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价标准,库存明显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玉米卖不出好价钱,宏观上要求减增量、去库存。二是“镰刀弯”地区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过大。农业部今年出台的《__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要求巩固玉米调减成果,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我省耕地破碎,产量水平低,属于非优势区,是“镰刀弯”重点调整区域之一,近几年我省玉米面积虽然有所调减,但调减力度不够、幅度不大。三是人民生活对口粮的需求发生转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从吃饱穿暖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从“端大碗”到“精致小碟”转变,玉米作为口粮已大幅度减少。四是玉米生产效益不高。__属于高原山地,土壤瘠薄,水利灌溉条件差,玉米单产水平不高,投入产出率低,比较效益差,经济效益“不划算”,农民群众不是不想调,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产业。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顺势而为,把玉米调下来,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二)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就我省__年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的情况看,经营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第一产业占经营净收入比重达65.4%,生产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__年,我省把产业脱贫作为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的关键硬仗,持续发动攻势,重点推进蔬菜、茶叶、食用菌、生态家禽、中药材等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迅速鼓起来,在全省脱贫的120万人口中通过产业带动发展的贫困人口达83万人,占69.2%。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截至__年底,我省还有贫困人口28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9%,贫困发生率8%以下,远高于全国4%以下的贫困发生率,是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只有着力调减玉米面积,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落后种植方式,提高生产水平,增加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积极发挥经济作物对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的最大作用,才能打赢产业扶贫这场硬仗。
(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我省牢牢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促进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多彩__公园省”,被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但我省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治理难度大的现状仍然存在,特别是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大,多数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坡地上,导致了水土流失,加大了石漠化治理难度。据调查,__年,我省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玉米307万亩,重要水源地种植玉米130万亩,非耕地上种植玉米60余万亩,一些地方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坡耕地重新种上了玉米,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效难以巩固。相对而言,在这些地方退出玉米种植,发展茶叶、木本中药材、经果林、牧草等替代产业,既绿化了荒山,美化了环境,保持了水土,又发展了产业,增加了收入,完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发展壮大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的需要。
__年8月,志刚书记在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上指出,我省特色扶贫产业不够强,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状况,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扶贫产业,在全国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势等一系列措施的强力推动下,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种植结构优化、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全省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7.1%,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93.09万亩,下降了2.0%,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了3.4%。种植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玉米种植面积仍然还有1072.9万亩,占粮食面积23.4%,占旱地基本农田__%。可以说,玉米种植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制约了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空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为经济作物发展腾出土地、留出空间,充分发挥经济作物在脱贫攻坚中的比较优势。
二、准确把握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总体来看逐年减少,__年玉米面积比上年调减了37.57万亩,比__年调减了108.3万亩,但进度还很慢、幅度还很小,成效不明显。今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调减玉米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充分履职、扎实苦干,积极行动起来,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准确把握。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从农民群众层面来看,种植玉米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惯,思想根深蒂固,认为种植玉米简单、抗灾害能力强、投入不高、易储藏、好转化,多数玉米可以直接作为家畜家禽饲料,种植玉米没什么风险,安于现状,畏惧改变。从干部层面来看,部分干部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意义理解不透,对__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内涵、意义理解不深,对调减玉米的作用、重要意义思考不多、认识不深。有的认为农民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是农民自己的事,不应过多干涉,自己心安理得。有的认为种玉米简单、风险小,动员说服农民改种其它作物难度大、风险大,有畏难情绪。因此,对如何动员农民调减玉米、发展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的方式方法研究不够,思前想后,瞻前顾后,缺乏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在工作推进中,有的干部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愿多费心,往往简单说是上级的要求,不讲理由,没有从发展替代产业的优势、好处、效益等方面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有的地方在宣传发动上甚至出现方法偏激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悬挂禁止种玉米的标语横幅,出现“你敢种、我敢铲”的雷人标语;有的地方大张旗鼓的开誓师会限制玉米种植;有的地方党委政府下发通知禁止销售玉米种子,甚至安排乡镇农技部门审批销售玉米种子,擅自增设行政许可,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有的地方空喊口号,只宣传不落实,搞形式主义。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缺乏责任心的表现,是作风不扎实的体现。
(三)资源配置不足。我省大规模调减玉米后,这些腾出来的土地用来种什么作物,种什么品种,怎么布局,都面临替代作物资源配置不足的现实问题。首先是品种资源不足。对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引进、研究不够,储备少,缺少适应性试验。调增替代作物所需种子数量不足,不满足大面积种植需求。一些急需的品种.种子生产不足,品种类别少,数量不足。其次是技术储备不够。我省从事经济作物研究的单位和人才不多,对果蔬、中药材等其它作物知识和技术储备不足,基层农技人员长期从事粮食作物技术推广,新产业技术推广面临挑战。再次是调减玉米区域基础设施跟不上。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对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要求比玉米高,很多原来种玉米的耕地,基础设施较差,难以满足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需要。
(四)市场经营主体弱。目前全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2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60家,省级龙头企业仅711家,国家级仅2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占全国的2.2%,农业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多,在省内外叫得响、独占鳌头的企业屈指可数,市场份额占有率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全省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万家,多数局限于单一的生产、加工或流通环节,经营业务杂而不精,合作社资本少,实力不雄厚,多数靠政府项目支撑,能真正自我发展壮大的很少。
(五)玉米种子去库存压力大。目前我省种子企业杂交玉米的制种量约为1565万公斤,加上上年存量300万公斤左右,玉米种子库存共计1865万公斤,按每亩平均用种量1.5公斤计算,可以满足1200万亩以上的用种需要。由于调减玉米种植,种子积压严重,企业种子销售不畅,种子经营者将面临较大亏损。同时,部分基层农业主管部门对贯彻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方式欠佳,不依法行政,规定不准销售和种植玉米,不予种子销售备案,甚至引导经销商签订承诺书,更是引起部分种子企业、经营户不满。这个问题若不妥善协调,会给玉米调减工作带来较大阻力。
三、全力做好配套服务,坚决打赢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攻坚战
以调减玉米为主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村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内容多,各种因子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是__的一场农业革命,是一场破除陈旧观念、敢于解放思想、啃硬骨头的攻坚战,不允许有任何的徘徊和懈怠,我们必须作好充分思想准备,全力做好配套服务,坚决打赢这场硬仗。总体目标是,调减面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收入。总体要求是,积极履职,加强服务,示范引导,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