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3)

2025-04-26


  3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
  从语篇的角度看,语篇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语篇连贯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因此,任何一个结点上出现意义真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与该结点有关的连贯中断。从而无法将两个表达方式之间以及它们同上下文中其他语义单位之间的语义关系连贯起来。如果译者将这两个表达方式的语义缺省给读者一个交代,从而将两者相联系。那么,读者就在阅读过程中建会很容易地立起连贯,才有可能对语篇幅作进一步的理解和欣赏。
  然而,将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译给译文读者却很难:忠于原作者的艺术创造,译文读者可能看不懂;译得详尽,又可能会损害原文的审美价值。另外,文学作品的一个诱人之处就在于读者能动的参与。如果什么都给了读者,阅读起来也就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高明的作者会在作品中为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Iser称之为“空白(gaps)”。读者正是在填补这一个个“空白”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审美历程,并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Iser,1974)。
  “文化缺省”就是这“空白”的一种主要类型。德国著名语言哲学家Walter Benjamin在“译者的任务”(1923)一文中指出,艺术作品之所以成其为艺术,并不是在于它传达了什么信息,表达了什么内容,而是在于它是如何表达的。这就需要译者对文化缺省内容做出恰当的补偿。
  翻译界对于文化缺省与语篇连贯的关系没有在理论上作系统的探讨,但在实践中都已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并已形成了必须在效果及使用频率上呈等级排列的处理方法:
  (1)文外补偿:即文内直译,然后把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放在注释中。
  此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地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出发文化的知识;读者可通过注释建立语篇连贯。这是解决文化缺省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语篇时。缺点是读者在正文阅读中不得不中断阅读去查找注释,阅读的兴奋惯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文内补偿:即文内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
  此种译法的优点在于能使读者迅速建立连贯,阅读兴奋惯性不会受到影响,缺点是原文的艺术表现方式在译文中有所变形:隐性的含蓄就成了显性的直白,甚至拖沓冗长。此外,译文这种透明式的处理方式也会削弱原文含蓄的审美效果。
  (3)归化:即用蕴涵目标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代蕴涵出发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
  此种译法的目的在于用目标文化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来取代陌生而费解的出发语表达方式。比如“Milky Way”和“银河”的互译:中国人看到“银河”的字样时,联想到的是“牛郎”、“织女”、“鹊桥”等等。而西方人在看到“Milky Way‘时,文化图式中会出现”赫拉的乳汗“、”奶酪“,”通往宙斯宫殿的乳白色的道路”等等。因此,如果用不同文化图式的表达取代原作者的文化图式时,就必然会导致文化误读。这类文化色彩较明显的现象还是用文外补偿的方式较好。
  (4)删除:即删去含有影响语篇连贯的文化缺省。
  此种译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阻隔文化交流,使读者无法了解本应了解的文化信息。但由于这种译法删去了含有文化缺省并可能造成意义真空的内容,从而使译文的语篇处于较好的连贯状态之中,因此具有一定的蒙骗性。但删除异国文化风情内容,读者就失去了了解异国文化风情的机会。所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删除自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方法。
  (5)硬译:即按字面照译原文。对于影响阅读中连贯的文化缺省不作任何交代。
  这种译法,由于既不能帮助读者了解出发文化,也不能帮助读者解决由此而引起的意义真空,以至无法建立起理解语义所必需的语篇连贯,因此,有百弊而无一利。
  众所周知,翻译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文化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使人们对不同民族文化有所了解。而仅从目标文化出发,置出发文化的实际于不顾,一味迎合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方便,这就掩盖了原文的文化与事实,实际是对译文读者的蒙骗。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从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