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改革走向何方(5)

2025-04-30

尽管这种“煤价随着市场走,电价跟着煤价动”的机制看起来好像与市场波动挂上了钩,但实质上它还是一种计划手法,是间接地用行政命令控制电煤价格。而且这种办法偏重照顾火电,对于水电、核电则不公平。对此,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也表示,在对煤炭和发电成本没有明确规定和约束的情况下,这样联动下去势必陷入“一改就涨,赿改赿涨”的恶性循环,这对国民经济与公众利益都有损害。事实上,从煤和电两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和承受能力来看,指望煤炭价格下调和电价上调都不现实,单纯从价格入手并不能解决煤电之间利益不平衡的矛盾。

垄断坚冰无法打破?

一位专家激愤地告诉《能源思考》,一切弊端的根源在于高垄断。专家指出,煤炭行业虽说早就被确定为竞争性行业,但市场化程度却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煤炭价格至今还存在「市场煤」与「计划煤」两种价格,正是这两种价格的矛盾使得「煤电之争」更加白热化。

另外,虽然两年前中国最大的垄断企业---国家电力公司在改革声中被分拆重组,还同时成立国家电监会开始推进市场化改革之旅,但由于电价和电力项目投资依然被严格管制,电力垄断的坚冰并未真正打破。

专家们的意见是,解决煤电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现有的一切垄断,完全按市场机制理顺发电用煤的价格,让煤炭企业愿意卖煤给电厂。其中包括电力定价体制问题,也包括打破铁路、港口等运输部门的独家垄断问题。只不过,在煤电油运供需仍将偏紧的2006年,发改委显然还顾不上这些深层次的改革。

打破铁路垄断是解决电煤之争的关键

在山西不过200元一吨的煤,在上海可以卖到600多元,每吨差价高达400多元,于是有了“卖煤的比挖煤的更赚钱”的说法。而据《财经时报》报道,煤炭经销商所能赚到的差价,实际上只有每吨8~15元,其余的差价,除用来支付铁路运输费及各种基金之外,还要用来支付“点装费”--为了向铁路运输部门申请车皮,为了让他们尽快发货,为了与他们搞好关系,经销商不得不支付另外的费用。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计划经济时代就有了”。

很显然,“点装费”已然不是什么乱收费,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行贿与受贿。因为“点装费”没有统一标准,每吨10元至上百元不等;“点装费”不一定是钱,送一辆轿车也可;“点装费”并非全归铁路运输部门所有,很多落入了个人腰包……这种公开的腐败,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到市场经济时代,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几十年,真正是让人匪夷所思!

“如果仅仅收取国家规定的那部分运费,煤炭到不了这个价。”一位煤炭经销商的话对笔者触动很大,让笔者明确意识到“点装费”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点装费”虽是经销商向铁路运输部门“打点”的费用,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费用最终还是由普通老百姓来承担。经销商行贿,老百姓埋单。

“点装费”使得煤炭价格虚高,使得煤球价格居高不下,煤气价格一涨再涨,这是老百姓直接为“点装费”埋单;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炼钢成本上升,钢材价格上涨导致建房成本上升,继而导致房价上涨,这是老百姓间接为“点装费”埋单之一例。我们的生活成本为什么这么高?因为这种成本中包含了一部分“行贿成本”--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行贿也不愿意行贿,但我们都在不自觉之中被迫地、间接地行贿,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那么“绝对的垄断”也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公路运输,路网经营者运输经营者两相分离,路网、运输者、托运者三方博弈。但铁路实行政企业合一、网运合一体制,托运者很难形成和铁路方面的谈判优势。

垄断经营必然带来垄断利润,甚至灰色利润。煤炭企业为了尽快获得运力不得不经常向铁路部门提供“请车费”。所谓“请车费”就是托运方为了尽快发运而交给铁路部门的额外费用。这一费用在较低省份为20~30元/吨,在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运力紧张地区有时高达120~130元/吨,“请车费”高出吨煤运价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此等铁路运输的潜规则收费是否计入营收还不得而知。其他各种明目收费也比较可观,比如货物比重较轻,满载车皮不足60吨的标准重量,就按照满60吨收费,但如果满载车皮货物超出60吨,就会追加收费。垄断经营使铁路企业里外都是钱。

电煤改革走向何方(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