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FD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验研究(9)
2025-04-30
剔除不显著变量的模型2和模型1相比较,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大大提高了。模型2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水平的系数比模型1(弹性系数)有所增加,其他系数则相应减小了。由于我们设置的模型回归系数可以用弹性理论加以解释,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弹性系数(2.50)最大,以下依次是经济总量(0.73)、累积的FDI(0.34)、开放程度(0.23)、调整的工资率(-0.73)。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对于其吸引FDI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市场化水平本身是个高度综合的指标。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七个区位条件变量对FDI区域分布的影响,使用了最新的FDI数据,检验了空间依存性的存在,并估计了FDI的地理溢出程度,拓展了研究方法。在本文的计量模型中,我们检验空间异质性是不存在的,而空间依存性是存在的。进一步,本文证实空间误差构成模型(SEA)更适合表现中国FDI区域分布的空间依存性。研究结论表明一个省FDI的增加会对邻省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研究结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政策建议。①经济总量越大,吸引的FDI越多。各省要吸引更多的FDI,更要注重自身的经济发展。②以各地劳动生产率调整的工资率与FDI是负相关的,这表明各地区的劳动成本是决定FDI流入的重要因素,低廉的劳动成本依然是各地吸引FDI的重要筹码。③各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吸引的FDI越多。依据弹性理论,市场化水平的变化对各地吸引FDI最敏感。另外,累积的FDI越多对于吸引新的FDI也越多。这说明集聚效应大于其扩散效应,累积的FDI对于其他FDI具有“羊群效应”,因此各地在吸引FDI时要注意产业集群的培育。 ④各地的开放程度越高,吸引的FDI越多。在两个不显著的变量中,基础设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变量,有待深入研究。信息成本变量(或沿海地区哑变量)不显著,说明中国加入WTO以后,沿海地区传统的优势正在消失,这对于广大中部和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逐步壮大,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本地低廉的劳动成本、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更加优惠的政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吸引FDI的大舞台上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另外,14%的地理溢出程度是不可忽视的,但对我国FDI区域分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短期内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各地区引进外资上还得靠自力更生。
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国的FDI区域分布问题,本文只作了一点尝试。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比如,对不同时期的FDI选择不同类型的空间权数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某个产业的FDI区域分布进行研究,或者选择一个地区对FDI的区域分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可选择FDI资源国进行相应研究。
我国FDI区域分布的区位条件及其地理溢出程度的经验研究(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