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2)
2025-04-29
2.2 提高混凝土某些组分的温度 当露天堆放的集料中含有结冰颗粒或冰块时,在拌合之前须将集料中的冰块融化,以免在搅拌和浇筑过程中出现集料成团现象。若单纯加热水不足以提高混凝土温度,也可加热骨料,但骨料温度不宜超过52℃。如当气温低于4℃,拌合水的温度已经加热到60℃时,集料温度应加热到15℃左右即可;若粗集料干燥且无冰冻现象,拌合水温度已经加热到60℃时,只需将细集料加热到40℃左右即可;若集料中无结冰颗粒或冰块时,则可以不需加热集料,只加热拌合水就可使混凝土达到合适的拌合温度。虽然混凝土中集料和水泥的质量之和比拌合水质量大很多,但是水的比热容约是集料和水泥的五倍。在混凝土组分中,加热拌和水操作方便且温度易控制从而成为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加热后的水温不宜超过60-80℃,拌合水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水泥闪凝和水泥团聚等不良现象。若拌合水温度超过80℃,在拌合时一定要避免水泥与热拌合水的直接接触,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各组分的投料顺序,一般可先将热水和骨料混合搅拌后再投入水泥。拌合物各组分的温度必须加以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利于水泥水化凝结而不产生过高的内部温度,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此外,拌合物温度过高在低温环境下容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这将对体积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不利。
2.3 掺入混凝土外加剂 掺加早强剂,在低温条件下掺入小剂量的早强剂可以加快混凝土的凝结及早期强度的发展。但是含氯的早强剂不得用于有潜在腐蚀危险的混凝土中,也不宜用于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中,早强剂的使用并不能取代必要的养护和防冻措施。
2.4 采取合理的养护和保温措施 希望混凝土能在7-21℃下水化凝结,最重要的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前3天之内温度不要降到10℃以下,最好是能在21℃条件下保持较长的时间。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隔热毯或其他保温材料可以将水化热和拌合水保留在混凝土内部。保温材料应保持干燥且与混凝土或模板紧密接触。水泥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可将混凝土与大气隔绝起来,并向其中加热。加热的方式应不能使混凝土表面失水加快,不能使局部温度过高而且不能产生较高浓度的CO2。实践证明,蒸汽养护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采取下面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低温条件下对新浇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①精心选定配合比;②不能使用含有冰块的集料;③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某些组分的温度;④根据混凝土结构,合理选用外加剂;⑤采取合理的养护、保温措施;⑥无法保证冰冻之前能否达到足够的强度时严禁浇筑混凝土。
低温对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