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2)

2025-04-27


<二>、教师应研究教材,处理“衔接”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是处理“衔接”问题的载体。
    1.研究教材的特点、编写策略如:基于生活——提出问题;基于案例——提供情景;基于活动——强调体验,是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策略。这一教材编写策略,引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即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提炼观点。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注重从“活动(生活实际)——观点”的编写策略。可见,教材的编写蕴含着对教学的要求,充分研究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编写策略,就能把握好各学段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衔接。
   2.研究教材内容,寻找“衔接”的切入口
    (1)由旧知引出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前所述,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有许多衔接点,对这些衔接点知识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注意由学生的已知引出新知,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层次的提高。钻研初高中教材,明确知识重复的地方,在教学时注意取舍,避免学生觉得高中政治教师是在“炒剩饭”,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什么上头”,从而讨厌上政治课。交叉重复这部份内容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取舍或拓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高中教师只要静下心来看看初中教材就可以避免“炒剩饭”现象。
    (2)做好铺垫,循序渐进。应明确各学段的内容层次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对衔接点的教学要注意防止拔高或降的现象。如果随意拔高教学要求,必然会使后一学段的教学与前一学段的教学发生重复,这既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筹备,从学生熟悉的知识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教学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呈现“有效”拓展。               
<三>、教师应研究教法,实施“衔接”
  教学方法是实施“衔接”的桥梁,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的方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1.立足生活,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品德课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是,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政治课联系生活实际的要求是,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可见,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必须进行研究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使学生能适应各学段学习的重要方法。
    2.注重体验,强化实践
  从教育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事物与自身意义关联的活动过程。思想品德课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政治课要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可见,体验、实践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共同要求,不同学段的体验、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并可在前一学段体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3.丰富载体,注重能力培养
  思想品德课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有,体验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材料分析、讨论、小品、表演、活动、调查、访问、探究、收集资料、成果展示等成为教学上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方法。这些方法在要求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适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后一学段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前一学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得学生常处于适应过程,影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将相互关联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实现能力培养的衔接,实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
   4.注重渗透,培养学科素养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教学的最终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都说明学生缺乏学科素养。例如:学生不能运用政治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不能运用学过的学科术语组织答案;对所学的学科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不能掌握学习本学科的特殊方法……这就要求从初中开始,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初高中衔接才能完成的过程
   5.借助学生已有的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增强学科的实用性
    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实际教学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学校、家长不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打开思路,敢于运用“综合”的概念,将政治课教学融于学生已有的其他知识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如应用历史、语文等等学科知识,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科的实用性。
   <四>、教师应研究学法,促进“衔接”

浅谈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