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在教育领域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不断涌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提出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并做一些理论和实践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在布卢姆的目标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提出的,旨在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达到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可以定义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性学习所关注的三个目标。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这种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法国中小学流行的“动手做”的科学教学方法,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典型形式。从我国目前的现实出发,应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二、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中学生观察积极主动,但精确度不高,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对具体材料识记的指标仍高于对抽象材料识记的指标。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动地位。由于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能够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关系和联系,他们开始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周围事物,但还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根据这些特点,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为:
(一)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涉及到中外的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更深刻地了解和体会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进步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增强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养成科学态度和道德。在中学英语教学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认真、踏实、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与成果。基本确定“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意识,基本形成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三)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获得初步体验,激发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质疑、探究、动手、求知的积极态度。初中英语教学的语言交际性的特点更强调的是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思路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五)培养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特征,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利用信息,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
(六) 学会合作与分享。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环境,让学生学会交流信息,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这将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
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它与别的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交际性比较强,整个教学都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展开的。根据其学科性质和学生的特点,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适于采取以下组织形式:
1.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培养学生熟练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这样,英语教学就必须给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小班级的教学规模是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模式。但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中国学校的班级人数远远超出标准人数的要求,因此,把班级分成小组就尤为重要。
操作过程
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性别等按需要分成若干小组。
布置任务:对各个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或不同的任务。如:词汇为共同的任务,课文理解布置给不同的小组等。
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经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入角色,把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在这个学习成果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占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从而锻炼了他们用英语听和说。这时教师的作用则是指导、帮助和评价。
2. 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运用个人探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全班围绕一个共同的探究课题,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独自完成收集资料和信息的任务,与全班集体讨论,获得结论。下面以“中英饮食文化对比”为例说明。
教学示例:中英饮食文化对比。
知识目标:有关饮食方面的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扩展学生的词汇,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英两国饮食习惯的异同,培养学生文化包容意识。
实施过程:
(1) 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独自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准备用英语表达。
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