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大镇动物疫病防控现状与对策(2)

2025-04-26


  1.2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存在的问题
  1.2.1活畜市场检疫。2003年起,全县范围内开始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全镇共设有6个畜禽产地检疫点。由于县与县之间的做法不统一,相关执法部门配合不到位,致使有无产地检疫证明的畜禽都能正常贩运和上市交易,免疫标识制度也无法推行,畜禽产地检疫报检点无人来报检,形同虚设。随着《绿色通行证》的办理,使得贩运户所贩运的畜禽检疫证明都不用办理,增大了监管的难度,加大了疫病传入传出的危险性。现在能做到的仅仅是活畜交易市场上的市场检疫。因活畜贩运活动范围广,市场流通性大,上市的活畜无相关的检疫证明,检疫工作人员能做的只是询问产地,有没有接种过疫苗,对转过几次手的动物连贩运户也不清楚。在实施检疫过程中只能做一些常规的临床检查,处于疫病潜伏期的动物无法检出,从而加大了检疫的风险性。2007年5月,勐大镇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因贩运户直接到外县收购无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运到活畜市场交易,而镇活畜市场检疫人员被抽调到村上去参加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当天市场检疫出现空白,而上市的猪(外县贩入)已经感染或正处在潜伏期,致使当天农户买回家的生猪呈零星散发的发病趋势。由于市场检疫出现空白,对疫情发现较晚;加上普通疫苗不起免疫作用,新的疫苗当时尚未研制出来,无法开展紧急防疫注射工作,发病猪只能做一些常规治疗。农户对病死猪只没有全部做深埋处理等无害化处理,由于点多、面广,兽医部门无法全程监管,最后导致全镇有12个村委会,65个村民小组,1 316户农户的6 758头猪发病,被贩运户降价收购外拉3 255头,死亡1 273头,治疗和自愈2 230头。
  1.2.2动物产品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勐大镇目前开展的是猪和牛的宰前、宰后兽医检疫,即屠宰检疫,宰前的猪和牛,一般只能做测量体温和肉眼观察的方法。猪的传染病监诊检查的病种主要有口蹄疫、传染性水泡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牛的传染病监诊检查病种有口蹄疫、炭疽。宰后检疫猪主要的病种有人畜共患病,如旋毛虫病、猪囊虫病、炭疽病和其他猪群间传染的口蹄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传染性水泡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现在镇上定点屠宰场检疫人员只有2人,检疫室的设备只有显微镜和投影仪,能开展的只是旋毛虫的检验,其他的疫病只能是实践加经验的方式检疫,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加盖“高温”或“销毁”处理的印章后,由于缺少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的配合,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甚至有的屠户有强行拉出场外串户销售的现象,加大了肉食品的危险性,也会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里崴上片现在还没有定点屠宰的场所,私屠滥宰的现象比较严重,潜在的危险性更大。据统计,勐大镇范围内从事动物屠宰行业的屠宰户共有82人,现在已参加过培训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只有2人,严格地讲,有80人还没有接受过动物防疫知识及其他行业法律法规的培训,还在进行着动物产品的非法经营。另外,不到屠宰场屠宰的羊、驴、禽类及从外地调入的禽类分割产品就无法实施检疫,潜在的危险性也是很大的。

  2对策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是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公益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确定每年动物防疫所需经费并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加以落实;同时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储务制度和动物防疫奖励机制,提高各级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责任制,将行政领导与技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乡与村、村与组之间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成立领导小组,组成动物防疫工作队,深入村组开展工作,提高防疫密度,确保防疫质量[2]。
  2.2认真开展畜禽免疫注射工作
  畜禽疫病的免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兽医站要根据县级业务部门制订的畜禽防疫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免疫注射工作方案,争取党委、政府行政力量的支持,严格按照国家“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以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为免疫注射的重点,同时加强鸡新城疫及禽出败和山羊痘的防疫注射和监测监控工作,认真落实县级下达的免疫任务,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注射要做到应免则免,千方百计使免疫密度达到上级的要求。对规模养禽户的监督管理应责任到人,挂钩到户,做好鸡苗的来源登记、证明查验,结合合理的免疫程序监督或直接帮助注射禽流感疫苗,建立好免疫档案,登记造册。畜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应从疫苗的保管储存、使用方法、注射剂量等方面入手,要狠抓免疫注射质量,确保免疫工作取得真正的效果[3]。

勐大镇动物疫病防控现状与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浙北地区出口型甘蓝栽培技术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