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 语用能力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课堂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教学干预是学生获得英语语用知识的重要手段。文章旨在提醒中国英语教师提高自身语用意识,并把教材内外的与交际活动相关的英语语用知识贯穿于课堂,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是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理念、目的、内容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随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英语课堂只强调培养学生词汇和语法为中心的语言能力的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点。同时与交际紧密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的教授也是英语课堂的必要教学内容。目前,虽然大学生已学习英语若干年,但是其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语用失误和跨文化交际障碍屡屡出现,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用教学内容的增加成为必然。
1.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同,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能恰当得体地表达和理解别人的能力。中国大学生既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经验,又缺乏来自于英语课堂的知识和练习,普遍语用能力不高,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常常遭遇交际障碍。即使是英语专业学生,其英语语法和语用能力程度也极不平衡。
英语语用能力的高低受语用意识的程度的影响。李民和陈新仁(2007)的调查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程度不高,并且语用意识的程度和语用能力水平之间显著相关。他们认为在英语教学者要重视学生语用意识程度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在另一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周燕宇、丰涛、杨慧,2008)中,学生的语用能力远远低于其语用能力,导致这种能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语境意识淡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和教材、教师的负面影响所致。
英语语用能力受到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但如何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还尚无定论。洪岗(1991)的研究发现,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语用失误与一年级学生相差无几,说明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而Yang(2008)则认为,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在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时得以运用更多的外部调节语,如感谢、道歉和许诺等,所以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会对语用能力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2.语用教学的内容
在英语课堂中加入语用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与交际活动紧密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又是语用教学的重点。
首先,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语用意识程度,学习并善于从现有英语教材中提取与英语语用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现在使用的不少高校英语教材在编纂时也注意到适量加入英语语用知识。《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会话技巧”,列出同一语言功能的不同表达方式。如第三册39页,教材列出了请求的不同表达方式,“Would you...”,“I would like you to...”,“How about...”或者“Shall we...”,这些句型就是英语请求言语行为的请求策略。而在对建议给出否定回答时,则是“Well,I’m afraid I haven’t got time.”或“I’d love to,but I’m afraid I’m busy now.How about tomorrow?”,而生硬直接的否定回答通常是不使用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理解部分,越来越强调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下对语句的理解。如08年12月四级试题第16题如下:
W:You haven’t seen a blue notebook,have you?I hope I didn’t leave it in the reading reading room.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与英语语用教学
2025-04-29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与英语语用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