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直译探究(3)
2025-04-27
悬崖勒马——toreininonthebrinkoftheprecipice
水涨船高——Whentheriverrisestheboatfloatshigh
旗开得胜——towinvictoryassoonasitsbannerisdisplayed
(6)上下文可以直译的成语被译语读者所接受。
例如:马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
Thewomanwasdressedentirelyinwhitesilkandherbeautywassuchas tooverthrowcitiesandruinstates …
“倾国倾城”用来形容女性的容貌,被直译成“tooverthrowcitiesandruinstates”生动有力。这里如果是一个孤立的成语,外国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种直译的英文。但借助上下文,读者既能理解原著的内容,又能欣赏原著的语言。这种直译的成语使读者耳目一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用外国人用了千百年的比喻或成语翻译,反而还不到再现原作丰姿的目的。
以下成语直译后效果很好,外国读者结合上下文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独特比喻和隐含意义,进而体会出汉语成语的精妙。
再如:我就“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呢?(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
Evenheaven andearthdestroyme,whatgood willitdoyou?
“天诛地灭”被直译为“heavenandearthdestroyme”,英语读者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
三、直译和死译(dead translation)的差异
所谓翻译,说到底就是翻译“意思”。当代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说得好:“Translation means translatingmeaning.”为了把原文的意思完整而又正确地表达出来,如果基本上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词语、名词结构、修辞方法等),同时译出的文字又明白易懂、符合语言规范,这种翻译方法称为“直译”。[3]直译与“死译”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翻译的表现手法之一,后者有悖于翻译的根本宗旨—翻译意思,而不是再现原文的语言外壳。死译的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则只是形式上的“忠实”,而不是内容上的“忠实”,即片面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文字,字对字、句对句地直译、硬译。这种死译的译文违背了原作的精神风貌,还有可能引起误解。鲁迅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懂,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成功的直译,是在英语已有的词汇、语法、惯用法等基础上,即从尊重英语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不仅读得通顺,而且在具体上下文中不至于引起误解。如果译文使读者十分费解,即使与原作完全对应,甚至产生音韵对仗的效果,也是失败的,因为它成了“死译”。当然,直译也要注意到汉语和英语的差异。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表达方法上有很多差异,如在句法构造、修辞格律、用词等方面均有许多不同。译者直译成语时不可忽视这些文化差异,一味追求机械对等。
哪些汉语成语可以根据字面意义直译,哪些只能翻译其比喻意义呢?这完全取决于汉语成语的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能否为译文读者所接受。当汉语成语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直译时,可以考虑意译(freetranslation)。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如“无孔不入”只可意译为“totakeadvantageofeveryweakness”,不可死译成“togetintoeveryhole”;“扬眉吐气”只可意译为“tofeelproudandelated”,不可死译成“toraisetheeyebrows andletoutabreath”。如果只顾表面的忠实,认为直译就是找对应词,最终只会损害译文的内容,影响译文表达的效果,成为死译。再看下面的例子:
开门见山——tocomestraighttothepoint
死译:toopenthedoorandseethemountain
海阔天空——(totalk) atrandom
死译:withavastseaandaboundlesssky
例如;三番五次,留住宋江,就山寨里吃了一日酒。(第36回)
汉语成语直译探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