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邮递 报刊自投
民营邮递 快递公司
中国邮递通信史,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说它熟悉,是因为关于这个学科的内容,即邮驿、邮政、民信局等概念和范畴,在过去邮政史研究中经常接触过;说它陌生,是因为关于“中国邮递通信”这个概念,在过去基本没有提过,更沒有作为一个学科而提升。现在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和学科,是因为有探讨其存在的必要。在过去的中国邮政史研究中,听到最多的是“古代邮政”的提法,也就是把古代的邮驿当成了“古代邮政”。这样以来,中国邮政史就包括了古代邮驿和近现代邮政。于是,在邮政史志界和集邮界,引发了一场邮驿与邮政的关系之探讨。在探讨过程中,隐约出现一种概念,这概念似曾提过,偶而提到也未引起注意与探讨。这就是“邮递通信”的概念,进而引发出“邮递通信史”的构想。经过认真思考,再进而引发出一个“中国邮递通信史” 学科的建构。邮递通信史应该成为一门学科,正如前文探讨的,在上“邮递通信”涵盖着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这就是应该研究的课题实质。
通过本文前述的探讨,中国邮递通信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研究的对象、任务及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且具备一个学科体系的特征。关于这样一个学科,过去长期以来无人问津。自1998年中国邮政史研究中,有一种意见提出一个“广义邮政”的概念。其所说的“广义邮政”,既包括了“古代邮政”(邮驿),又包括了近现代邮政。其实,该“广义邮政”的概念,经分析研究,应该是“国家邮递”的概念,因为邮驿与邮政都属于“国家邮递”,都是“邮递通信”。但“国家邮递”还应包括文报局。这样以来,“广义邮政”就应包括邮驿、文报局、邮政三项通信。实际上,这三个“种概念”的“属概念”应该是“国家邮递”,而不应该是“广义邮政。”这里的“广义邮政”,是为了把邮驿当成“古代邮政”而杜撰出来的。如果按照“广义邮政”的概念,邮驿是“古代邮政”,而文报局则成了“近代邮政”,这是不科学的提法,“古代邮政”与“近代邮政”应提为“古代邮递”与“近代邮递”。邮驿、文报局、邮政三者应该是“国家邮递”的组成部分,把三者列入“广义邮政”的范畴是欠妥的,“广义邮政”的提法是不能成立的。只有把邮驿、文报局、邮政三者列入“国家邮递”通信系统,才为研究三者的关系理顺了思路,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构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除“国家邮递”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存在一个“民营邮递”通信系统,其中包括私邮、驿驴、麻乡约、民信局、侨批局、信客等邮递组织。“国家邮递”与“民营邮递”两部分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中国邮递通信”系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系统,为研究“中国邮递通信史” 学科体系,提供了強有力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