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2)
2025-04-29
5.3消毒及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病牛的垫草、粪便等排泄物中有大量巴氏杆菌,要堆积发酵后才能使用。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要用生石灰或3%来苏儿液消毒。病牛死尸必须深埋处理。
6小结
(1)安龙县群众在20世纪50~60年代生活困难时期,对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剥皮吃肉,使内脏随意散落,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洪水及人畜的迁徙过程中,使巴氏杆菌病原的范围扩大,一旦发生疫情,很难查清传染源。
(2)群众防疫意识淡薄,防疫观念不强,是造成牛巴氏杆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动物死后,群众不及时报告,反而将动物尸体出售给不法商贩,有的将动物尸体随意处置,使疫情扩散,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加大检疫力度,严惩不法商贩,杜绝病死畜流入市场。
(3)加大《动物防疫法》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防疫意识,主动、自觉地接受防疫,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按程序接种牛巴氏杆菌疫苗,定期驱虫,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7参考文献
[1] 胡来根.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125-126.
[2] 卢中华,杨霞,王小平,等.某奶牛场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鉴定与防制[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45-46.
[3] 许庆阳,马大山.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142-143.
[4] 郭希保.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治疗[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27-128.
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防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