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民主是善的竞争机制

2025-04-27

  内容提要:程序民主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正确手段,离开它民主就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而且程序民主还是改造人改造社会的善的竞争机制。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参与的社会竞争,社会竞争的趋势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

  新中国建立初期 民主选举的实验本来是成功的,但却作了失败的结论。导致了“内定选举”被选择。新中国政治领域的几乎一切阴暗面,都和它有直接和间接关系。也是今天封建主义残余的总根源。

  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以有中国特色的程序民主为突破口。

  关键词:程序民主 内定选举 民主 选举

  国民向来重目的轻手段,重实体轻程序。其实手段也可以决定目的,实体公正是由程序公正决定的,没有程序民主就没有实体民主。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精髓。本文重点探讨选举中的程序民主问题。

  一、什么是程序民主?

  程序就是做事的规则,次序。例如,新购置了一部电脑,需要了解并熟悉它的操作程序,遵守这些带有技术性的程序,才可以操作电脑。那么程序民主就是按照既定的规则、次序操作民主。而国家政治生活的规则、次序就是制度、法律。因此程序民主就是使民主的实现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就选举而言,就是使民主选举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

  什么是实体?实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要讲清楚需要很大的篇幅,这里作以简单化通俗化的解释,实体就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实体民主就是实际存在的民主;程序民主则是民主的实现过程。实体民主是目的,程序民主是手段。我们当然应该追求目的而不追求手段。但是否因此就可以重目的而轻手段呢?必须从哲学的高度,弄清目的和手段的辨证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程序民主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正确手段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目的决定主体活动的方式和性质,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从属于目的,被目的所决定。但手段也不是消极的东西。手段是目的产生的现实条件(技术、工具等)。如果一定的条件不具备,就不会产生目的只会产生幻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段决定目的。再者,目的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手段发挥作用的过程,手段是原因(主观目的已经内化在手段之中),实现了的目的是结果,原因决定结果。例如,劳动报酬的100元钱和偷来的100元钱作为目的并无区别,但是因手段的不同而使目的的性质完全不同。目的和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某种阶段或范围,人们可以把某种手段的创造作为目的,而某个已经实现了的目的又可以成为实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例如,程序民主本来是手段,但是我们为了实行它至今仍在奋斗。手段和目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的创造历史。在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夸大目的的作用,否认手段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手段的作用,否认目的的作用都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应该将程序民主和实体民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实体民主,轻视程序民主是错误的。

  有人也许会提出异议,在社会风气良好,党群、干群利益一致关系融洽的时期,上级内定的候选人具有很高的群众威信,真正放手让群众选举,也未必选这么好。就是说,没有程序民主一样可以有实体民主,甚至程序公正会影响实体公正。这里有一个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为了眼前利益实现直接目的的手段可能较多,但是能够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即符合直接目的,又符合间接目的乃至最终目的的正确手段并不多,有的只有一个,所以要精心选择手段,要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选择。要做客观世界的主人,不做“盲目必然性”的奴隶。如果为了(直接)目的不择手段,只要直接目的,只顾眼前利益,那么势必损害主体的长远利益,对于主体的发展极为不利。举个例子说,竭泽而渔可以得到很多鱼。虽然直接目的实现了,但却和主体的长远利益、间接目的、最终目的不符。同样的道理,在选举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一时选对了人(把选举仅仅理解为选人本来就是不对的,下文详述),就认为实行什么手段不重要,就可以不择手段,只要(直接)目的达到了就是好手段。历史已经惩罚了我们,问题在于是否接受教训。程序的实质是管理和决定的非人情化,因此可以尽量避免政治主体、权力主体对选举结果的影响,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干扰,不论党群、干群利益是否一致,社会风气是否良好,都一样可以选择代表群众利益的好人。

程序民主是善的竞争机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自由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进展(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