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优生的良药(2)

2025-04-30


        2.既重视挫折教育,也应积极促进其良性循环。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贫贱忧戚,庸玉尔于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艰难困苦可以将你锻造成才。要想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就不能轻视挫折教育的巨大作用。“一帆风顺”是造成部分好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任何人都会遇到。对于涉世不深、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挫折更会接踵而来。挫折具有两重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常有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情形。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对其学习的积极性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一种是消极的,另一种是积极的。法国作者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寸步不行;对于强者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因此,作为老师,当学生在学习中遭受挫折时,必须帮其克服消极的一面,阻止挫折发生恶性循环的过程,发扬积极的一面,使挫折产生积极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得到理想的效果。优秀学生的精力往往过多地放在学习之上,对其他方面的阅历比较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选择逃避,容易在经受挫折时悲观失望,易走极端。另外,老师还应在批评与表扬这个教育手段上多一些思考。如让同学们每天学习一些挫折方面的名言,如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中的“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茅盾《蚀·追求》中的“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等。
        四、学校各层面还可以进行如下的解决途径。
        1.从江苏省的教育要求来说,对中学生的考核已经不单纯局限于成绩一项,对道德品质、体育与健康、审美等六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把宝剑,加强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道德评价能力一般发展得比其他同学快,所以这种途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 以“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标准,给孩子施压,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家长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要达成共识,共同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特别是作为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好成绩当作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多与孩子交流情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科学地教育孩子,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为学校,首先要帮助家长摆脱过去那种“只要会念书,就是好学生”的传统观念,让家长重视“优秀生”的心理教育,主动配合学校对子女的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双方的沟通配合来共同解决“优秀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3.学校、班级内部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提供机会,引导他们自觉进行挫折体验,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将来就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还可以利用学校样报来登载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挫折事件,对“优秀生”进行耐挫教育。
总之,我们不能只关注成绩的一方面,对优秀生来说,加强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以适应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更是不能忽略。 

挫折——优生的良药(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掌握教法 凸显有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