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观念的不断开化和更新,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离婚率和非婚生率正逐年增加,单亲家庭增长趋势也愈演愈烈。单亲家庭又称为缺损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所谓单亲子女是指单亲家庭中的小孩。从各方面的资料分析看,在发生家庭巨变时,大人们受到创伤的同时也会牵连到其子女。虽然多数父母和社会都会尽最大努力减小家庭巨变对孩子的危害,但是单亲子女在人格,智力,性格和情绪等方面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完整家庭子女。
基于以上原因,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好单亲子女教育?现就根据几年来班级管理中单亲子女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按其表现进行分类透析。
一、对单亲子女的分类透析
第一类:自立自强型
经典案例:珊珊(化名):家庭情况--父亲因病身亡,母亲下岗且体弱多病,经济条件较差;在校表现--整日特别乐观,蹦蹦跳跳,学习特别用功,给人的感觉是生活特别幸福。如果有人问她的家庭情况,她会告诉你"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上班也很忙";在家表现--特别懂事,常常抽空帮妈妈干活,但只要看见别的小孩喊爸爸,她会很伤心地流泪,但仅限于妈妈知道。如果不是家访,老师也被误导了。
心理透析:属于自立自强型却又极度自卑,需要"爱的补偿"但却不能触及到其最脆弱的神经。这种类型的单亲子女,其家庭结构变化多是因为突发伤病造成单亲的。所以通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在同单亲相依为命的生活中,深知单亲抚育自己的艰辛,由此而激发出的"回报"心理,是他们自立自强性格的心理基础。
第二类:孤独忧郁型
经典案例:小芸(化名):家庭情况--父亲酗酒车毁人亡,母亲无业再婚后又生一儿一女,且小芸的继父也无职业,脾气很坏。经济条件非常拮据,因家庭组成复杂,矛盾重重;在校表现--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在家表现--由于家庭复杂,唯恐引起事端,真像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心里透析:属于孤独忧郁型,但特别懂事。多数单亲子女和与重组家庭成员无法沟通的学生属于这一类型。由于自卑,感到抬不起头来,学习成绩受学生的心情影响,波动很大。如果这个时期家庭发生变故,青少年就易降低生活与人生的自信心,易给自己粘上"单亲子女"的标签,产生己不如人之感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另一方面,单亲家庭的困难处境给青少年憧憬美好未来给予致命打击。再加上缺少父爱或母爱,受到父(母)亲的体罚,虐待,就认为自己是父母的包袱,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从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而选择放弃自己的人生。
第三类:散漫放任型
经典案例:祥子(化名):家庭情况--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妈妈为了生活在某商厦打工,生活学习上几乎无法兼顾,听之任之;在校表现--智商高,但不合群,我行我素,容易冲动,对老师和同学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自我约束很差,对学习,前途很麻木;在家表现--母亲几乎管不住,对网络游戏醉生梦死,母亲为防半夜溜出上网吧,把门反锁起来,没想到他却从二楼窗台跳下去走了。
心里透析:属于散漫放任型却偏执易怒。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子女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能力很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解,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由于多疑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第四类:娇惯霸道类
单亲子女的心里透析和应对
2025-04-29
单亲子女的心里透析和应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