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贯穿党内政治文化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而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的文化反映,加强党内政治文化也必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现实参照[5]。
(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束之以法”
进一步织密党内制度的笼子。从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看,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之核。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从这两个层面同步并举、合力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准则和条例处于党内法规中仅次于党章的高位阶,对党内政治文化必然起着根本性的制约和引领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核心就是要加强制度规范、组织原则等建设,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主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提炼党带领人民在丰富实践中创造的新制度新经验,创造出博采众长、更加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以引领时代潮流的制度创新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通过制度建设,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构成的党内政治和组织规范,塑造有序协调、开放创新的党内政治文化,将党内政治文化固化为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约束体系。
进一步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现有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一是将党内法规制度内化于心。行起于知,知然后行。必须将党内法规制度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学院的必修课,作为党员主题日的重要内容,推动广大党员学习党内法规制度常态化,系统全面地掌握党内法规制度的基本内容,增强敬畏意识。二是将党内法规制度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在贯彻执行法规制度中,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发挥表率作用。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发挥好贯彻落实法规制度的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级传导压力的示范效应,对执行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形成尊崇法规、遵守法规、捍卫法规的良好氛围。三是严肃党内法规制度的督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建立对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常态化机制,将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开展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加大党内法规制度的公开力度。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关于“党内法规经批准后一般应当公开发布”的规定,保障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避免法规制度被“锁在抽屉里”,防止法规制度“封闭运行”。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价值观引领”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和引领作用,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新形势下,党要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提炼塑造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长期积淀,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既要破除庸俗政治文化,也要把鲜明的价值标杆立起来。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要结合党的宗旨性质和执政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提炼党内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