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3)
2025-04-30
目前DAI治疗困难,病死率及致残率高,DAI死亡占脑损伤早期死亡例数的30%左右[4]。由于其一般不伴严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等病灶,故DAI缺乏导致颅内压明显增高的严重水肿反应及占位效应,笔者认为去骨瓣减压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其适用于中线结构明显移位,存在脑疝危象的病人,大多数病例采用保守治疗。目前DAI治疗仍沿用传统综合方法,治疗重点是保护脑细胞及防治并发症:(1)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气管切开,而不必等气管切开指征出现后再行气管切开,如有缺氧表现,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尽快改善脑缺氧状态。(2)降低颅内压,一般常规使用脱水剂甘露醇;脑疝危象时行减压手术。(3)保护脑细胞,降低脑代谢,Mg2+、巴比妥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可以降低脑代谢,减轻细胞毒性水肿形成,拮抗弥漫性轴索损伤所引起的脑白质广泛肿胀[5];正规的亚低温治疗在DAI中的应用一般认为可以减轻脑细胞的氧耗,使脑细胞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能量代谢水平从而减轻伤后脑细胞酸中毒程度。亚低温治疗还可以抑制白三烯的生成,减少脑血管内皮细胞收缩,保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从而减轻脑水肿的程度。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钙离子内流,也可防止钙超载,减轻轴索的损伤。抑制伤后儿茶酚氨乙酰胆碱,氧自由基以及单胺类物质等的产生,减少细胞毒性物质进一步损害脑细胞。亚低温治疗可防止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6];(4)病情稳定尽早行高压氧治疗、扩张微循环治疗,促进神经功能回复,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微血管障碍是加重DAI的重要因素,早期改善微循环,将会为DAI的治疗提供新途径[7]。(5)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加强支持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平稳,防治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出血等;早期的合理营养喂养,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属于闭合性颅脑损伤,可以合并有其他类型脑损伤,临床上较常见,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临床诊断上目前没有统一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DAI治疗目前无特效方法,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不能显著提高患者预后,DAI预后与入院时G•C•S评分、瞳孔表现、年龄及脑出血灶的部位等明显相关,DAI预后不良的原因,除存在中枢性功能衰竭外,还与持久深度意识障碍引起的多系统并发症有关,如何提高DAI的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罗起胜.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机制与诊断的研究[J].广西医学,2008,30(2):207-209.
[2]崔永胜.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2):142-143.
[3]江基尧.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概念和病理机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645~646.
[4]江基尧.加强我国颅脑创伤临床规范化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2):71.
[5]张陆云,张景华等.硫酸镁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434-436.
[6]樊伟,辛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亚低温治疗与预后分析[J].华西医学2006; 21 (4):677-678.
[7]丁振刚. 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01:155.
41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分析(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