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的改革方法探索与实践论文(共3篇)(3)

2025-04-30


  5.2全面完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


  依托“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项目,以机制创新为原则,建设学科高地为宗旨,以平台基地建设为载体,形成学科群高峰为目标,建立开放、交叉、竞争的学术科研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开放的实验条件,打造新型交叉学科。以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公平、公开地评价平台内部的投入与成果的产出。


  5.3改善师资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支队伍的构成,力争5年内新增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唐敖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人,新聘9-11名海外博士/博士后。采取在岗培训、骨干培养、合理调整岗位等措施,整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派遣6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交流、进修,力争到2020年有海外经历的青年教师达到95%。


  5.4完善考核体系,突出绩效原则


  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实行教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分类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实施竞聘上岗,对竞聘上岗落选人员进行待岗培训。


  第3篇: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郭颖1,张立民2,任君旭3,赵自刚2,姜华2,金春亭1,张国徽1(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1.法医系;2.病理生理学教研室;3.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为适应国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开展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研究已迫在眉睫,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尝试将机能学与形态学实验相融合,开展了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成效比较显著,同时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发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医学教育;综合实验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已成为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目前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已成为欧美国家以及国内部分院校医学生培养中的主要课程教学模式[2]。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多学科联合开展了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从中获得很多启发与体会。


  1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必要性


  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统一[3]。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教学仅局限于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系统观、整体观的建立;实验内容重复,也无形中造成了学时、实验试剂和动物的浪费[4]。而且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普遍以传授式、演示式为主,培养的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5]。


  而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可以将机能与形态学科实验整合,衔接正常与疾病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医学知识体系,建立临床思维模式。这种综合性实验培训有利于医学生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逐渐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从而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这种改革也有利于建立一支具备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全科教师”。


  2基础医学综合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2.1教学对象: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2012级法医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共25人,他们已经系统学习了基础医学各门课程,具备了开展综合性实验的知识储备,法医专业学生全程管理及就业指导工作均在基础医学院完成,便于开展后期毕业生发展状况及用人单位对学生认可度跟踪调查。学生共分成5组,每组5人。


  2.2前期准备


  组建由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构成的多学科教师团队,对医学本科生实验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归纳整理出包括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3项综合性实验,以及部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2.3组织实施


  2.3.1综合性实验:由多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3项综合性实验:以家兔实验性肺水肿为例,第一环节:由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通过制作肺水肿动物模型,使学生熟悉家兔的解剖结构并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包括药物注射、静脉插管、输液和局部解剖等操作;通过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压力换能器的使用,观察家兔肺水肿时呼吸、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典型体征,复习巩固生理学知识,并对病理生理学所讲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有了深入理解。第二环节:由组织学和病理学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肺的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各组学生完成组织取材、固定、包埋、浸透、切片和染色等制片的全过程,观察并讨论病变标本大体及光镜下的病理改变,这一环节不仅能督促学生复习正常肺组织镜下结构,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眼和动脑能力;学生采集机能学指标和形态学图片后,经过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小组讨论等环节完成综合性实验报告。


  2.3.2自主设计实验:学生两人一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后进行自主实验的选题和设计,书写开题报告、设计技术路线并逐步完善实验方案,经教师认可后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实验,自主干预、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方案,最后以多媒体演示文稿方式进行交流答辩,指导教师予以指导和评价。


  3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的考核方法与结果


  3.1考核方法


  参考评价模式[6],即: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和团队合作等占20%,操作考试占20%,实验报告占20%,自主性实验设计与答辩占40%,利用综合指标评定学生的实验课最终成绩。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统一做问卷调查,包括20个问题以及学生意见和建议调查表。


  3.2考核结果


  3.2.1综合性实验结果:按以上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平均分数为83±7,其中90分以上占28%(7/25),80~89分占44%(11/25),70~79分占24%(6/25),60~69分占4%(1/25),60分以下0%。

基础医学的改革方法探索与实践论文(共3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问题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