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2)
2025-04-27
2.5人工冬眠、亚低温的护理:是指在临床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阻滞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并配合物理降温使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亚低温能降低机体代谢率, 减少氧耗,减少钙离子内流, 保护细胞膜, 减轻脑水肿。,人工冬眠作用(1)镇静催眠作用,(2)降温作用,(3)改善心肺功能,(4)促进代谢,(5)改善微循环,(6)稳定内环境。在下列情况时禁止或谨慎使用人工冬眠:有明显中枢性呼吸衰竭者、有明显脱水,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者、心血管系统有血栓形成者、有房室传导阻滞者、1岁以下婴儿者。我科选用冬眠Ⅰ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 mg),冬眠期间要密切检测生命体征防止循环衰竭及呼吸心跳骤停的发生、检测颅内压、脑灌注压、防止冻伤、褥疮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冬眠时间基本为7天,最长不超过10天[2]。
2.6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合并肢体偏瘫,加上人工冬眠、亚低温的治疗,容易合并深静脉血栓,本组护理加强四肢的按摩及被动活动,冬眠患者四肢穿弹力袜可以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肌张力。
2.7其他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应早期给予言语刺激、肢体活动刺可促进患者早日苏醒,对于清醒患者应早期给予心里康复、肢体的康复训练。
3总结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伤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时临床病情重笃,死亡率50%,通过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版:274
[2]尤开荣.神经科危重症检测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35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护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