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女金丸中阿胶杂皮投料问题的研究
3.2.1仪器及材料AB sciEX Triple Quad 6500+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AB公司);Mettler AE240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女金丸样品为2017年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样品。
3.2.2测定条件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2.1 mm×100 mm,1.7μm);液相色谱条件: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25 min,3%→20%A;25~40 min,20%→50%A);体积流量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进样量为1μL。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检测离子对为m/z 386.4(双电荷)→377.3、m/z 386.4(双电荷)→322.3。
对照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牛皮特征肽对
照品和马源寡肽A对照品,加1%碳酸氢铵溶液溶解制成质量浓度为0.2μg·mL-1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碎,取4.0 g,精密称定;或取大蜜丸10丸,剪碎,混匀,取7.0 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1%碳酸氢铵溶液40 mL,超声处理30 min,加1%碳酸氢铵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转速为3 000 r·min-1)5 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离心(转速为9 0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用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100μL,置微量进样瓶中,加胰蛋白酶溶液(取序列分析级胰蛋白酶,加1%碳酸氢铵溶液制成每1μL中含1μg的溶液,临用前现配)10μL,摇匀,37℃恒温酶解12 h,即得。
3.2.3测定及结果分析以牛皮特征肽、马源寡肽A作为化学标识物,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建立女金丸中阿胶的牛源性成分和马源性成分检查方法,对女金丸中是否存在阿胶杂皮投料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2017年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中收集到的215份女金丸样品中,25份样品中检出牛皮特征肽,121份样品中检出马源寡肽A,说明女金丸中阿胶存在杂皮投料问题。
3.3乙肝解毒胶囊中合成皂矾代替天然皂矾投料问题的研究
3.3.1仪器及材料OPTIMA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美国PE公司);MARS 6微波消解仪(美国CEM公司);Mettler AE240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钛标准溶液购自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标准物质号:GSB 04-1757-2004,批号:187022,标准值:1 000μg·mL-1),乙肝解毒胶囊样品为2018年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样品。
3.3.2结果及分析以二氧化钛作为化学标识
物,采用ICP-OES法,建立乙肝解毒胶囊中二氧化钛检查方法,对乙肝解毒胶囊中是否存在合成皂矾代替天然皂矾投料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2018年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中收集到的128份乙肝解毒胶囊样品中,106份样品中二氧化钛超过拟定限度,存在合成皂矾代替天然皂矾投料问题。
4总结与思考
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是阻碍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瓶颈之一。中药质量研究模式方法的探索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系统工程,刘昌孝院士提出的中药质量标志物既是质量评价的核心概念,又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以药材基原为基础、物质基础研究为支撑、Q-markers辨析为核心、质控方法为手段,构建符合中药特色的质量控制标准,可成为未来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34]。
本实验在Q-markers理论体系下,提出化学标识物概念,寻找来源某药材(饮片)特有的而不是来源于其他药材的化学物质作为化学标识物,用于中药的真伪鉴别以及质量控制。分别以白薇、阿胶、皂矾作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代表,进行了正伪品的化学标识物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女金丸、乙肝解毒胶囊等制剂中,在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有利于提升中药产品质量,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