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影响(2)
2025-04-30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于含体积分数0.10的胎牛血清、100 kU/L 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在37 ℃含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3 d传代1次。
1.2.2 CCK8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3细胞用2.5 g/L的胰蛋白酶消化,使其成为单细胞悬液。血细胞计数板上计数,调整细胞密度为5×108/L,分别以每孔100 μL接种于96孔板,继续培养24 h。细胞贴壁后分别加入姜黄素溶液使终浓度分别为10、20、30、40 μmol/L,以不加药物为对照组,RPMI 1640为阴性对照组,每组设6个复孔。于24 h后,每孔加10 μL的CCK8,设置空白对照孔,CO2孵箱中继续孵育0.5~4.0 h,测450 nm处吸光度(A)计算细胞存活率。肿瘤细胞存活率= (用药组A值/对照组A值)×100%。
1.2.3 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细胞经消化计数后接种于盛有盖玻片的6孔板,密度为5×107/L,过夜,使盖玻片长满的细胞约为50%~80%。用终浓度为0、5、10、20 μmol/L姜黄素刺激细胞48 h后,吸尽培养液,加入0.5 mL固定液固定10 min。去固定液,用PBS洗2次(用摇床轻轻晃动),每次3 min,吸尽液体。加入Hoechst 33258染色液0.5 mL,染色5 min,轻轻晃动。用PBS洗2次,每次3 min。滴一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于载玻片上,盖上贴有细胞的盖玻片,尽量避免出现气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蓝色细胞核的形态。
1.2.4 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率 选用5、10、20 μmol/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PC3细胞,48 h后,将培养瓶内的细胞用4 ℃预冷的PBS洗2次,用250 μL结合缓冲液重新悬浮细胞,调节其密度为1×109/L。将100 μL细胞悬液加入5 mL流式管中,与5 μL的Annexin V/FITC和体积分数0.02碘化丙锭溶液10 mL混合,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在反应管中加400 μL的PBS,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及PPMS 1.5[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果
2.1 姜黄素作用PC3细胞后体外存活率变化
0、10、20、30、40 μmol/L浓度的姜黄素处理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7.66±3.12)%、(86.98±3.32)%、(65.84±2.78)%、(53.85±2.74)%、(32.37±3.04)%,不同浓度姜黄素组之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呈浓度依赖性 (F=36.82,q=4.879~15.36,P<0.01)。
2.2 姜黄素对细胞凋亡形态影响
经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PC3细胞48 h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核均匀着色,呈弥散状蓝色荧光,少有异常核(图1a); 10 μmol/L姜黄素组出现少量早期凋亡细胞(图1b);20 μmol/L 姜黄素组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镜下可见染色质凝集、核固缩、核碎裂等形态学改变(图1c)。 2.3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PC3细胞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选用0、5、10、20 μmol/L的姜黄素处理PC3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55±4.12)%、(4.94±3.46)%、(8.48±3.78)%、(12.47±3.55)%。除0与5 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凋亡率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7.88,q=4.15~6.54,P<0.05)。
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影响(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