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2)
2025-04-29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和试剂
卡维地洛(金洛)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10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PCNA和NFκBp65及相关SP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主要仪器
上海精密仪器厂721型分光光度计,美国Lambert公司石蜡切片机,日本Olympus公司显微照相装置,德国欧波同公司VIDAS 21图像分析系统。
1.3 实验动物分组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合格证号:医动字第19025号),体质量(2.50±0.25)kg,分笼饲养,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卡维地洛组,每组8只。
1.4 模型的制备及药物干预
家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高脂组和卡维地洛组均一次性经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清蛋白250 mg/kg,然后均行高脂饮食。高脂饲料配方为:1 g胆固醇+5 g猪油+94 g普通饲料。另外,卡维地洛组每日清晨行卡维地洛10 mg/kg灌胃。正常组行普通饲料喂养(100 mg/d)。各组家兔共喂养10周。
1.5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测定
喂养10周后,各组动物分别行250 g/L乌拉坦(4 mL/kg)腹腔麻醉,沿胸骨正中线纵向剖开胸腔暴露心脏,直视下行右心室穿刺抽血,酶法检测各组家兔的血清三酰甘油及胆固醇,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血清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各操作步骤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6 局部病理标本的取材及检测
全血采集完毕后气胸处死动物,游离主动脉至髂总动脉分叉处,仔细清除血管壁脂肪及结缔组织,纵向剖开血管壁暴露内膜表面,铺平。高脂组、卡维地洛组在主动脉弓病变处取材,大小约1.0 cm×0.5 cm,正常组亦在主动脉弓处取材,其大小也约1.0 cm×0.5 cm,分别放入100 g/L中性多聚甲醛中固定,并逐步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制成蜡块。每一标本连续切片两张,分别行PCNA及NFκBp65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采用SP法,DAB显色,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PCNA及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核内,VIDAS 21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一定面积阳性信号值和阳性信号平均吸光度,并计算二者乘积,即积分吸光度。测定时每一病理切片在高倍镜下随机取10个视野,取其平均值。
1.7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表示,用SPSS 11.5进行方差分析,变量间相关性检验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各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比较
高脂组、卡维地洛组血清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46.25、287.83,q=14.76~20.75,P<0.01),而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0.53、0.59,P>0.05)。见表1。
2.2 各组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比较
高脂组SOD活性较正常组明显降低,MDA明显增加,而卡维地洛组SOD较高脂组则有所升高,MDA有所降低,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21.65、75.64,q=4.98~24.29,P<0.01)。见表2。
2.3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PCNA和NFκBp65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染成棕褐色,正常组阳性着色很少见。高脂组PCNA和NFκBp65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内膜及中膜靠近内膜处,较正常组和卡维地洛组明显增多,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426.12、521.38,q=56.15~75.87,P<0.01)。见表3。相关分析结果,PCNA与NFκBp65呈正相关(r=0.975,P<0.01)。表1 各组家兔血脂水平比较表2 各组家兔血清SOD及MDA水平比较表3 各组家兔主动脉血管壁PCNA及NFκBp65半定量结果比较
卡维地洛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