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25-05-08

        2011年7月12日,某学院51名学生到海陵岛试验开发区闸坡镇旅游,有28人先后出现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检验室检验结果,认定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2011年7月13日凌晨1时,阳江市疾控中心接到市食监局电话报告:闸坡镇医院接到4名腹痛、腹泻病人,怀疑食物中毒,要求前往调查处理。接报后,疾控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赶赴病人就诊医院进行流行病调查。
经查,某学院51名学生参加旅行社到闸坡旅游,11日上午8时从广州出发,于当天13时左右到闸坡A渔邨进午餐,20时在B渔村进晚餐。12日早餐旅游团不安排统一就餐,早餐由学生自理,12日中午12时在一家C食舫进午餐。
        12日早上8时许,学生杨川开始出现腹泻、腹痛,随后旅游团人员陆续出现类似症状。12日12时30分起,陆续有学生前往滨海医院、闸坡医院就诊,至当天21时共有28名学生发病并到医院就诊,罹患率为54.9%,其中5名症状相对较重的学生入院治疗,其他发病学生门诊治疗。入院的5名学生于13日22时全部出院,无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
        2  流行病学调查
        2.1首发病例  首发病例病人于12日8时30分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当日13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给予抗菌、解痉、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目前已返校。
        2.2病例分布
        2.2.1时间分布  28名病人发病时间在12日8时~12日21时,发病高峰在16时。经统计分析可知:12日8:30时出现首发病例,12日16:00时出现发病高峰,12日17:00时发病下降,没有出现二代病人,发病曲线呈单峰型分布,符合暴发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2.2.2人群分布  一共发病28人,均为参与该旅游团的学生,其中男性18人,女性10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24岁。
        2.2.3地点分布  28个病人均为参与该旅游团的某学院学生。
        2.3临床症状及临床检测结果  28名发病病人中腹泻28人,腹痛26人,呕吐8人,发热 7人。部分病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2.4进餐史调查  旅游团进餐食谱:
        11日午餐:炒花甲螺、炒花蟹、红萝卜炒青瓜、蒸水蛋、豆豉腩肉煲、炒大白菜、蒸鱼、炒东瓜、紫菜汤。
        11日晚餐:炒花甲螺、炒花蟹、蒸水蛋、粉丝煲、沙姜鸡、蒸福寿鱼、炒青瓜、炒菜、紫菜蛋花汤。
        12日午餐:炒花甲螺、炒花蟹、豆芽猪红、豆豉南瓜、粉丝煲、蒸水蛋、煎鱼、上汤大白菜、紫菜蛋花汤。        12日晚餐:瘦肉粥。
        结合病人个案调查和病人发病时间,判断本次中毒事故的餐次为7月11日晚餐,就餐地点为B渔村。各食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引起本次中毒的原因食物不明。
        3  现场卫生学调查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热休克蛋白70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