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了对11例盆底组织及阴道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的护理措施,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阴道、肠道准备及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导管护理、会阴护理、并发症、合并症预防护理及出院后的自我健康护理。经及精心治疗和护理,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防3~6月,疗效满意,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盆腔小血肿,无1例感染、吊带侵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认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盆底重建手术顺利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子宫脱垂; 盆底重建;围术期护理
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脏器脱垂是中老年妇女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骨盆底修复系统进行女性全盆底重建是国内外开展较新的一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我院于2009年1月~12月,采用全盆腔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1例, 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系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年龄38~81岁,平均67.9岁。11例均有子宫脱垂,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4 例、膀胱膨出1例、阴道前后壁膨出9例、会阴陈旧性裂伤5例。5例合并有内科疾病,其中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病程2个月~12年。
1.2治疗及预后:11例患者均行全盆腔重建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肠道及阴道准备,术后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盆底肌肉尤其是肛提肌锻炼,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出现盆腔小血肿,无1例感染、吊带侵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8~14d,平均9.1d。11例患者随诊3~6个月,未见复发和吊带排异。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因此,恰当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本组11例患者入院后均由经专业培训的责任护士进行心理疏导,让其说出内心的担忧和疑虑,减轻心理压力。并给患者讲解当今的有效治疗手段和最新进展,帮助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使其正确对待手术,安心进入角色,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肛提肌锻炼:盆底肌肉是维持盆底支持结构的主要成分,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起着最为主要的支持作用,肛提肌锻炼是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便加强控尿能力和盆底肌肉力量[1],可以改善盆底肌的功能,增强病人自信,同时为术后肛提肌训练打下基础。本组11例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肛提肌锻炼,训练方式为:平卧,全身放松,还纳脱垂子宫或阴道壁后做缩肛运动,每收缩5s后放松,反复进行15min,每日3次。
2.1.3合并症护理:盆底脏器脱垂以老年患者居多,常合并内科疾病,本组1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术前我们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帮助完善各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药物及饮食,确保手术如期进行。
2.1.4饮食及肠道准备:术前5d无渣饮食,术前2d半流质,术前1d流质。
患者大多为老年妇女,电解质平衡维持功能降低,综合考虑由于饮食控制、服泻剂、灌肠等所造成的营养素、电解质的丢失,保持患者正氮平衡及电解质平衡,以利手术及恢复。
盆底重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5-04-30
盆底重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