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2)
2025-04-29
如何产生高效课堂,我认为英语教师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高效课堂——教师观念更新的关键性
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发展不平衡。中青年教师适应较快,老教师适应较慢。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着以“灌输”为主。还有些老师即面对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上认识不够,从而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忽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实质。这种现象说明: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和走进新课程,缺乏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怀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对待新课程。面对新课程,教育主管部门应帮助部分教师统一思想和认识,不断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加大组织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积极适应实行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更应该从行为上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结构化预习、深度阅读、发现问题、问题生成、问题评价),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的问题思考意识和训练意识,增加动手实践内容,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幸福。所以培养学习型与研究型的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性因素。
2、高效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我的个性体验。这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被动、应付地参与。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不是少部分人参与,而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离开学生的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活动是学生积极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 3、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性与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并落实要到位。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目标似乎都被晾在一边,课堂上形式多样,热热闹闹,讨论、合作层出不穷,可对目标的落实却微乎其微,反思我们的课堂,多少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多少合作是多余的,多少争论是离题万里,如果在课堂上少追求一点形式上的东西,课堂的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明确性应该体现在:它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确立培养的目标。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科学的。是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求。要关注学生的全体,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摒弃教学的功利性,关注学生知识的积淀及能力的培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高效课堂——课堂活动设计的多样性
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英语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同的教学活动。但为了避免英语活动课存在的误区如:“为活动而活动”“脱离学生实际”的缺乏真实意义的语境活动,“不面向全体,缺乏互动”等。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优化活动目标,落实语言基础。从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挖掘课程资源,巧设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学生才会乐于参加,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水平。活动课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将活动和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师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适合各种水平的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口、动脑,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有所获。
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