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小儿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儿童共应用70个扩张器进行瘢痕整形治疗,扩张器容量在30-200ML,扩张时间为5-8周,平均40天。扩张后3个月进行二期手术,一次性修复烧伤后瘢痕畸形。结果 30例儿童经过二期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远期随诊,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 在儿童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减少了多次植皮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儿童 瘢痕 皮瓣
小儿深度烧伤后常遗留瘢痕增生,影响外观及功能,并随着患儿的长大,瘢痕影像功能及外形愈趋严重,以往经常采用自体中厚皮植皮的方法来解决切除瘢痕后遗留的创面。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皮片收缩,常需多次手术。随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开展,尤其在小儿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8-2010年共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11岁,均为热液烫伤或火烧伤。瘢痕形成时间为6-48个月,18例为增生性瘢痕,8例为植皮后瘢痕挛缩,4例为萎缩性瘢痕,瘢痕面积为7*14CM-11*24CM,共置入扩张器70个,其中前胸25个,胸肩部12个,面额部5个,双大腿10个,颌下颈部8个,容量为30-200ML,扩张时间为5-8周,平均为40天。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设计
术前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根据瘢痕的位置选择埋扩张器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皮瓣移植的方式。切口线一般设计在瘢痕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切口与埋扩张器长轴成垂直,在面部已选择在鼻唇沟,下睑缘,发迹缘,耳前线或隐蔽处。
1.2.2剥离及埋置层次
扩张器置入要准确把握剥离平面,胸部及四肢选择皮下浅筋膜处,面部位于SMAS层平面,额部宜在额肌下,注意血管神经解剖,切勿损伤。剥离的腔隙大于扩张器底面积1.0CM,扩张器宜充分展平,植入前彻底止血,埋置后充分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防术后血肿的发生。
1.2.3注水扩张
本组病例均采用注水壶内置,术中给予注水约30-40%左右,待切口愈合后即开始注水扩张,每次注射总量的15%,压力保持在4-6KPA,根据不同部位每2天-1周注水,具体注水量是在保证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充盈良好的情况下所能够注入的最大量。若注水过程中发现有扩张器叠角,应在局部抚平或以敷料压迫包扎,并防止外力撞击及保护扩张区皮肤消毒,防止毛囊炎的发生。 1.2.4二期手术
按设计预扩张后皮瓣修复的瘢痕时,视皮瓣的大小决定切除瘢痕的大小,尽量将切口线置于隐蔽区,不增加内侧切口线的辅助切口,术后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包膜囊可不予处理。
1.3结果
30例术后无并发症,皮肤扩张Ⅰ期完成扩张面积充分,修复满意。2例颈部扩张器扩张皮瓣边缘出现坏死,约1.0CM左右,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诊6个月以上20例,结果均满意。
2 讨论
扩张器在儿童烧伤期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
2025-04-29
扩张器在儿童烧伤期后瘢痕整形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