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减负增效 立足课堂”(2)

2025-04-27

 ,  ,这两个等式是怎样从左边得到右边的?(2)发现未知的知识结构,师问:  ,  ,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我们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通分或约分,那么在分式的运算中也需要通分或约分,分式有什么性质?(3)应用新的数学结构,进行思维同化,师问:这两个等式是怎样从左边到右边的?应用了什么性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好的进行知识的迁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较好地掌握分式的性质.

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别之一在于,应该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刚强调“人性”与“民主”,保护学生的兴趣。古语有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意为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合理地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其天生之才必得用之。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带来了学习的差异,作为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特点。例如,有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很强,但空间想像能力却并不是那么丰富,而有些学生反应速度快,却比较粗心,而有些学生虽然理解某些知识点比较慢,却记得很牢。然后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 , 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 ,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 , 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 对语言表达缺乏条理的学生 , 要多做复述和发言;对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不专心的学生 ,要多暗示、提醒、提问 ,培养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 ,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的学生 ,开点“小灶”,对困难者吃偏饭。

    但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这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因为一堂课四十五分钟下来,即要完成当天的知识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似乎有点勉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一种无差别的大众教育,在大班教育的情况下似乎也更不可能在课堂上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需要。但实则不然。要想在课堂上也贯彻因材施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作业上下更多的功夫。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下是几点关于课堂作业的心得:


有关“减负增效 立足课堂”(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的作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