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人道化护理

2025-04-27

【摘  要】 目的  实施人道化的护理,入步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  根据医学文献及临床经验当真分析总结。结果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和小嫖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等因素有关。结论  入步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入步小嫖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训练进手,同时要针对患儿的详细情况,因人而宜,实施人道化的护理如穿刺前做好健康知识的宣教,让患儿和家属对你有信赖和可亲的感慨感染。必要时还可借助一些辅助器械。 【枢纽词】 小儿  静脉输液  人道化护理         1  心理素质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小嫖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对患儿入行必要的安抚,绝量减少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入进良好的穿刺状态。         2  静脉的选择         静脉的选择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入行公道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硕,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流动,便于保热,故多采用。         3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望:给急诊及危重患儿穿刺前应仔细望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最有利的静脉入行穿刺,不易渗漏,易于家属治理的血管,及时打开静脉通道。         找:在皮肤表面一时望不到血管,要耐心沉着,在四肢、头部仔细找,然后选择一条较好固定,便于留存的静脉。         摸:有些患儿的血管难以通过“望”、“找”的办法解决静脉穿刺新题目时,可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心得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         指压手推法: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成功时,可采取此法。四肢静脉可先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然后用大拇指反复轻快地在静脉的遥心端入行压迫,向近心端推行3~5 cm,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1],当皮肤见到血管显露时,便可迅速入针,刺进血管内。         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有弹性、有空感的1 条血管。         静脉推拿法:用双手的掌根部四肢静脉从血管的近心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趾)端,用力平均反复推拿3~5 次,再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遥心端向近心端推拿,血管充盈显露,此时静脉穿刺较易成功。          拍打振动法:经以上6 种方法仍无法选到合适的血管时,可采取拍打振动法,即在患儿的手及足背浅静脉丰硕的部位,用手掌由轻渐重的拍打3~5 次,通过振动,血管多数可显露,此法对末梢轮归不良的患儿不凡合用。         非握拳穿刺:左手将患儿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便可充分显露手背各部位血管。          暖敷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轮归,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低瓶高调法:低瓶高调法可显著降低输液管内液体的压力和阻力,静脉血管内压力差增大,穿刺入针后归血速度显著加快,从而入步静脉穿刺输液成功率。         负压入针法: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血管,宜采取负压入针法,将输液器内气体排绝后,关好调节器。         持针手法         经实践探究发现,用3 个手指持针,即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的前后两面,示指持针柄的上面,穿刺力度和入针。角度控制自如,不用换手,切实可行。         4  一般静脉穿刺法         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血管特征,所以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靠遥心端5~10°入针,见归血后沿静脉走行再刺进一段后固定,入针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开皮后就是血管。如有头皮血肿应避开血肿,不在此做静脉穿刺。         婴幼儿:①额正中静脉摘要:比较粗,易于固定,绷紧皮肤后20~30°入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变小,刺进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身和血管平行向前推入。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入针可克服此缺点。②颞静脉摘要:较粗,能望清静脉者由浅进深入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归血后向前略平行推入,后固定。望不清静脉者可用示指触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行在手指引导下入针,刺进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③耳后静脉及枕静脉摘要: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脆,应小角度,浅入针。④大隐静脉摘要:扎止血带不要太遥,约在穿刺点上4~5 cm。较胖的孩子除外,止血带应去遥端扎,如手感弹性不清,可按其血管斜内上方走行的解剖特征,由浅进深入针,入针角度30~45°,较胖的患儿入针应稍深些。⑤手背、足背静脉摘要:如高暖、休克等患儿末梢轮归不良时多不采用,足背血管多表浅,应以10~15°角入针。⑥毛细血管摘要:如眶上静脉。静脉有弯曲,穿刺时应选择一段无弯曲的血管,5~10°角入针,缓刺缓行,以防刺破血管。⑦颅骨骨缝穿刺法摘要: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剃往局部头发,行常规消毒,将左手拇指、示指分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取15°,在骨缝中间穿刺见归血即可。         5  固定         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可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针柄,右手迅速固定。多用4~5 条4~7 cm长胶布固定,一条固定针柄。一条保护针眼,另一条稍长交叉固定针柄,然后将头皮针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皮暴露处,最后将剩余头皮针胶管固定于同侧耳郭上。手足静脉网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手背固定摘要:将夹板自手心处插进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 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脚背固定摘要: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大隐静脉固定摘要: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应注重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血管。穿破静脉后补救方法可用指压穿刺部位法止血入行补救。消辣手指,穿破静脉后针头缓慢去外撤出,当有归血时休止,立刻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入行四肢血管穿刺时,于此时松开止血带,按压片刻后,再向前平入一段,避免渗漏。         经临床实践发现,采取人道化的护理结合运用各种选择静脉穿刺点方法及掌握静脉穿刺法可大大入步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使患儿和家属对我们的护理工作倍感温馨和信任。 本文来源于免费范文网 http://www.70edu.com

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人道化护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