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失控的原因及对策(2)
2025-04-30
二是没有摆正企业经营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内控优先理念缺乏,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也是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2、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一是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核算系统条块分割和缺乏统筹,使得内部控制分散、重叠、脱节、低效;员工职责不够清晰,未细化到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权责不清;缺乏岗位职责的恰当分离,造成混岗、一人多岗和顶岗的现象普遍。
二是一些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致使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
三是偏重事后控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惩处,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3、会计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
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也是企业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假账泛滥、信息失真、秩序混乱等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企业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有的单位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各职能部门私设“小金库”,现金坐支现象普遍,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有此单位会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指使或强令下,账外设账、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表,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会计信息严重失实;有的单位负责人私自对外投资,收益不入账,中饱私囊。
(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失控的原因
一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中小企业没有科学和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管理者容易主观臆断从而导致战略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
二是不是很多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多数情况下业主们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重大决策通常由企业主做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决策。因此,小企业内部控制受重视的程度取决于企业主的态度和决心,导致内部控制环境普遍较差。
三是不是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容主要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缺乏应有的人力资源控制、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控制,使得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有效性没有得到应有的监控、评估和及时反馈,从而使内控水平大大降低。
四是由于其产权结构清晰且比较简单,同外界的联接较少,因此,小企业对外信息、沟通的动力不足,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闭塞。同时,小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对外界的信息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影响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标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目标的实现。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企业管理者要带头学法、执法。企业领导人员要带头学习《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内部控制制度,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和实施负责。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并要聚集管理精英,组建管理团队,不搞“一言堂”,不搞家族化管理。
2、全员学习内部会计控制知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注意增强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要使企业人员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意义、作用和紧迫性。使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清楚自己应遵循的制度和规定,明白遵守与违反的界限,并提高自我约束与对他人监督的意识,克服执行中的随意性。
3、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学习。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业务、会管理的会计队伍,要在深刻理解内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发挥会计的职业敏感性,注重事前监督,如参与招标、议价、盘点、定额制定、领料控制、预算编制等业务过程的监督。会计人员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当好领导的参谋,要重视薄弱环节,提高改进措施,坚持职业道德,操守为重,诚信于企业,诚信于社会,绝不能监守自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