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允价值并不与其他计量属性相冲突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指资产或负债的原始交易价格;公允价值是对资产和负债以当前市场情况为依据进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值计量而不是成本计量。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总是相互冲突的,在正常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初始确认时,成本与公允价值应该是相等的,除非发生的交易是不正常的、不公平的。
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在本期重购或重置企业持有的某项资产的成本。重置成本是现在时点的成本,它强调站在企业主体角度,以投入到某项资产上的价值作为重置成本;而公允价值强调独立于企业主体之外,站在市场的角度以交易双方达成的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与现行市价。现行市价是指资产在正常交易条件下的变现价值,它完全依赖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同公允价值接近。
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现金流入或流出,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公允价值是以市场评价为基础的。
公允价值与现值。现值是指资产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额。当会计师无法获得市场信息时,只能转而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值来计量某项资产或负债。现值本身不能称为计量属性,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
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公允价值,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毕竟也只是一种计量属性而已,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计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改进的地方。一种新的计量属性的出现必定是有优于原有计量属性的地方。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三是清除理解误区。新会计准则已经作出了相对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认真阅读这些说明,可以帮助清除理解的误区。相信对公允价值有了科学的理解之后,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采用这种新的计量属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会计准则.2006.
[2] 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比较研究.财会研究,2005,(6).
[4] 黄桂杰.公允价值的困境解析及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3).
[5] 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析.财会月刊,2005,(10).
[6] 郭李全.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商业会计,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