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框架建议

2025-04-30

  摘 要 发展经济必须先振兴科技,振兴科技必须要增加科技投入,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战略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科研工作规律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管理新机制,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开发水平,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财政; 科技投入; 模式
  财政科技投入是保障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正常运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科技投入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实力以及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事业的支持与重视程度。
  近年来,唐山市立足建设创新型城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几年科技投入的总量在逐年增加,而且已突破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模式,正在向多渠道、多形式投入的新格局转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等一系列关于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实施唐山市“科教兴市”战略,笔者在分析唐山市财政科技投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和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参照相关新型财政科技投入模式,从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方面,对唐山市财政科技投入模式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必要性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科技是财政必须介入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确立财政科技投入的法定地位。
  (一)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由于政府职能设置不到位,造成科技资金投入的分散化,因此在财政资金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下的科技投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建立国家科技示范园区的需要曹妃甸被国家列入“十一五”规划和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曹妃甸港区和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是唐山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和经济增长点。以曹妃甸为核心,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唐山已进入产业发展带动全面开发建设新阶段。因此,必须实现有限领域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持续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坚持把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保障科技投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唐山要当好建设沿海强省的领头羊,在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四)推进沿海“四点一带”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唐山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唐山为目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把沿海一线的临港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开发建设。要实现此目标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以提供更加坚实有效的支撑,要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开拓新的思路,采取新的措施,探索新的机制。
  二、唐山市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总体框架建议
  (一)机制框架
  1.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唐山市财政科技投入总体呈递增趋势。从唐山市财政科技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来看,2000-2006年期间,增长趋势较明显,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为保证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唐山市在财政科技投入及增长方面应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今后可由市人大或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把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同时期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相挂钩,以法律的形式对财政科技投入及增长进行确认和监督,将对科技投入“量”的要求纳入法制轨道,形成法律上的约束,真正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的制度性增长,建立起兼顾基本科技投入和专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保障体系。

下一篇:工地临时设施应作固定资产处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