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及对我国的启示(2)
2025-04-30
(5)抓住机会。通过考虑所有的潜在事项,管理层应当能够识别并实现机会。
(6)改善资本的配置。在获得关于风险的信息后,管理层可以有效地评估总体资本需求并改进资本的配置。
企业风险管理的上述作用,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组织的经营和盈利目标,并防止资源损失。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保证提供有效的财务报告和对法律规章的遵循,并有助于避免组织声誉的损害及相关不良后果。总之,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向其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避免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陷阱和意外。
3.风险管理的要素
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这些要素来源于管理层管理企业的方法,并与管理过程合成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包括: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含了组织的风格,它确定了组织人员如何看待和处理风险的基础,是其它要素的基础。内部环境具体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董事会、诚实度和道德价值观、组织结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权责分配。
(2)目标设定。在管理层辨别影响其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之前,必须有目标。企业风险管理要求管理层设定目标,选择的目标需要能够支持组织的使命并与组织使命相一致,并与其风险偏好相一致。
(3)事项识别。即识别那些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项,并区分为风险和机会。机会将被考虑进管理层的战略或目标设定过程中。
(4)风险评估。必须对风险加以分析,考虑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并作为确定这些风险应如何加以管理的基础。应当对固有风险和残存风险加以评估。
(5)风险应对。管理层应在不同的风险应对(包括回避、接受、降低、分担风险)中做出选择,从而采取一系列与组织的风险容忍度(risk tolerances)和风险偏好相一致的行动。
(6)控制活动。应建立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风险应对策略得到有效的执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两个要素:确定应从事何种活动的政策、执行政策的程序。
(7)信息与沟通。应当按照特定的格式和时间框架来识别、捕捉相关信息并加以传递沟通,从而使人们可以履行其职责。有效的沟通存在于较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向下、向上以及平行交互沟通。
(8)监控。整个企业风险管理都应当加以监控并根据需要做出调整。监督可以通过持续性的管理活动、单独评价或者二者同时来实现。
对于这八个要素,COSO(2004)指出,企业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严格的序列过程,即一个要素仅影响下一个要素,而且是一个多方向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任何要素都可以并且确实影响其它的要素。
4.风险管理目标与风险管理要素的关系
COSO(2004)认为,目标是主体要实现什么,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则意味着需要什么来实现它们,因此,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直接联系。这样,企业目标、风险管理要素与企业各个层级之间就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图。
二、美国风险管理准则对我国的启示
从以上COSO风险管理准则内容和要求上,可以看出存在以下特点:
(一)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联系在一起。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董事会应当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以实现风险管理。
(二)均强调风险管理是一个包含风险识别、计量和应对的系统化过程。风险识别、计量、应对和控制活动是一个紧密的整体,企业必须识别面临的潜在风险,并评估其对企业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风险。在风险识别和分析、评估的技术上,均强调应当结合采用定量技术和定性技术。另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风险是无法绝对消除的,因此,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将其控制在主体的风险偏好以内,而不是消除风险。反映到风险应对策略上,相关的风险管理准则大都强调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抑减(降低)、转嫁(分摊)、接受,应当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主体的影响以及主体自身的风险容量选择适当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