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3)

2025-04-30

  (三)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1、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主体。一是要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加快农村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要培育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积极培育龙头民营文化企业,推动其相互之间或与国有文化企业合作,推进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实行连锁混合经营和品牌经营,并鼓励民营资本通过招标、冠名等方式参与建设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三是要优化投资环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优质服务,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开放所有文化旅游经营领域(除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外),放宽法人名称登记,放宽注册资本,放宽出资方式,为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一是要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引导与扶持。进一步引导文化经营业主到农村设立文化经营点,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新闻出版物的经营与管理,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二是要拓展农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扶持广播影视业、出版印刷发行业、文娱演艺业、体育竞赛健身业、广告业、会展业等新兴文化领域,使之成为拉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三是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开发旅游商品,推出铜工艺品和纪念品、生姜、凤丹、小磨麻油、盆景根雕等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休闲旅游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将钟鸣永泉农庄、老洲太阳岛建成休闲度假区,大通大士阁、钟鸣上下清凉寺建成宗教旅游区,金榔景区、天门十里长冲、西湖农林村建成生态旅游区和农家乐旅游区,凤凰山景区建成铜文化旅游区。

  3、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市场的监管。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文明、健康的经营理念,使文化经营业主在公开、平等、文明的经营环境中,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自觉抵制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二是要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坚持“打扶并举”,继续完善属地管理原则,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的作用,严把市场准入、日常监管、年度审核等环节,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三是要加大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在各行业经营业户自愿的基础上,分别成立歌舞娱乐、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销售、网吧等行业协会,并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创办协会会刊、设立宣传专栏等形式,不断加大对文化经营行业内部监督力度。四是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在农村文化经营场所摆放带有举报电话的监督举报牌,向社会公布服务热线和监督投诉电话号码;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聘请一批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文化水平高的离退休干部和老党员等组成文化市场管理监督员,加大对文化市场管理的力度。

  (四)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建设。

  1、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一是要高度重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在领导精力、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实行重点倾斜,确保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二是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宣传、财政、文化等各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三是要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此项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市(区)、镇(街道)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争创“文化先进乡镇”、“文化先进村”活动,把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作为开展此活动的重要阵地,切实巩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下一篇:对**县村组干部待遇的调查与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