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XX的思考与实践(3)
2025-04-30
解决好当前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问题是建设和谐大庆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大庆的综合实力上升很快,城市居民生活总体上比较宽裕。但是,大庆仍存在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子女就业、会战家属待遇、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这是当前影响大庆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确保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通过整合地企劳动力市场、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网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十五”期间新增就业18万人次,大庆成为全国16个创业示范城市之一。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把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灵活从业人员纳入社保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城市低保金标准由143元提高到247元,还建立了居住、供热、医疗、就学、就业、法律援助等“七位一体”的综合救助体系,如对不同类别的低保家庭分别给予100%、75%和50%的供热补贴。结合拆迁占压油气管线建筑、城市环境整治,对10个棚户区进行了动迁改造,建设外来流动人口居住区14万平方米、廉租廉价房20万平方米,安置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低收入家庭4000多户,大庆改善低收入居民住房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和谐大庆的重要保证
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没有法制也保证不了和谐。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始终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课题。
政务公开。大庆是全国政务公开的试点城市。市委明确提出,除国家和上级规定的保密事项外,市委的重大决策和政府政务均要向社会公开。具体办法是运用公示板和互联网等各种方式,公开办事的内容、规章,公开办事的流程、承诺办事的时限,以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民主决策。认真落实市委常委会、市委全会、政府常务会、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等参与决策的程序。对重大事项还要请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然后提出意见。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则要召开群众听证会,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做出决定,以落实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决定权。
公开选拔干部。用人是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大事,是检验领导者是否正派的重要标准,是一级党组织是否得人心的先决条件。党管干部不能少数人说了算,而要按照干部选拔条例,集中多数人的正确意见做出决定。在日常选拔干部中,我们充分尊重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结果。在关键岗位一时拿不准人选的情况下,我们面向社会进行公开选拔。在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选出的各级班子不但得到了群众拥护,而且激发了各级班子的斗志,在全市形成了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
注重信访、倾听群众呼声。信访是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我们认真对待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各级领导接待人民来信来访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答,并畅通市长热线电话,还通过广播电台建立专题节目,回答并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亲和力,及时化解了各种矛盾。
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在全市形成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是建设和谐大庆的基本保证。首先是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依法行政。我们不断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同时教育人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习惯于依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提高全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我们不断加强政法工作,加强公、检、法队伍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有两家区人民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市司法局荣记全国司法系统集体一等功。公安局实施警务体制改革后,各项工作指标列全省第一。一个民主法治的大庆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