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紧紧围绕团结民主主题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的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各界、凝聚力量的作用,在增进团结的过程中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增进团结。要加强同各方面人士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各界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引导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地开展联络联谊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海内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我县改革开放创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要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畅通反映社情民意渠道,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及时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情况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扩大共识,凝聚人心,努力维护全县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作出贡献。
三、继续推进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
继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效果。
要围绕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民主监督更加切实、参政议政更加富有成效的目标要求,把建章立制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根据《政协章程》和有关规定,积极探索、实践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继续完善政协会议、调研视察、提案、专门委员会活动、委员管理、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为加强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履行职能成效提供保证。注意疏通民主协商的渠道,积极推进政治协商程序化;加强疏通民主监督的渠道,积极推进民主监督组织化;重视疏通建言献策、信息反馈的渠道,积极推进参政议政意见建议反馈制度化。要以加强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重点,积极研究、探索政协组织设置、委员管理、组织运行、履行职能等程序,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把工作内容、程序、方法进行规范,努力使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开展,减少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益。另外,要切实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和完善委员活动的形式,使政协工作更加活跃和务实。要注重学习借鉴兄弟政协的先进经验,不断推动政协工作上新的台阶。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继续组织委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两会”精神,学习《政协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统一战线知识等,并以其指导实践,推动政协工作。要加强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积极探索做好县级政协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推动政协工作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要加强常委会建设,进一步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表率意识,提高常委会组织委员履行职能的能力;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提高委员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对机关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切实发挥委室基础作用,提高为委员履行职责服务的能力。要进一步开放创新,强化政协机关的大局意识、参谋意识、创新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和补台意识,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努力推动政协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