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坚持民主治校。健全教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教代会行使学校管理的权利,保证教工代表大会及工会组织作为常设民意机构的权威性;建立健全班级、年段、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办学情况、不定期征询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合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大校务公开的力度,建立校政工作规程,定期组织教师代表对学校行政工作提出咨询、批评、建议、要求,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提升管理档次。以校长办公会议为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专项工作。实行学校中层副职以上干部管理日志制度和月交流制度,进一步提升管理的绩效。按照“重心下移、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层级管理,推进年段负责制、年级聘任制和岗位聘任制。
三、坚持以有效教育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全面教育质量。
1、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2、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坚持扬正气、刹歪风,树典型、学先进,创一流业绩,育一流人才。围绕“有效德育”的目标,创新德育制度、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我们主要开展了六个系列德育教育活动:“知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教育活动,“迎奥运、我参与、我奉献”教育活动,“奉献爱心,养成美德”教育活动,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军训磨难教育活动,“孝行、雅行”教育。学生借助这六个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规范了日常生活学习行为。
3、积极打造“有效优质”的教育品牌。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既看到已有的成绩,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坚持科学规范抓质量。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学科。相关处室和年段要切实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规范办学落到实处,使“规范办学”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科学提质”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身需求。要加强教学科学研究,以初中生学法指导课题研究为重点,注重探索符合实际的教改内容和形式,改变课题研究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现状。要进一步深化“课堂革命”,严肃课堂常规,创新课堂模式。要形成考试科目少讲精练、非考试科目提升素质的模式导向,注重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改进方法,提高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确保“有效优质”落实到实处。
2月22日,市电视台、市卫生监督局一行10人来我校采访小卖部、食堂管理经验。2月26日、3月9日、3月23日,5月6日,《中小学校长》、《初中生天地》、《xx日报》、《xx晚报》、xx网、xx网等多家传媒分别介绍我校学生管理经验、班主任建设经验、文学社团工作经验及阳光体育活动经验。其中,国家教育部主管刊物《中小学校长》08年第4期以3000多字的篇幅介绍了我校法制教育经验。但海林、黄新阶、李伟华、汪艳、覃伟、田足宝、黄伟新等教师撰写的12篇论文分别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教育与管理》、《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等报刊发表。葛燕老师在全市教师素质大赛中获第一名。在全市教职工篮球赛中,我校获总分第3名,初中组第一名。5月23日,我校师生在“xx市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中集体表演了自己创作的配乐诗朗诵《我要和你在一起》,获市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4月13日,我校组建的田径代表队代表xx市参加“xx市第10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其中,葛建同学取得个人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和一个第四名的佳绩。、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竞赛活动中,我校有刘云强等39人分别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奖。有王子沫等17人分别在《写作》、《初中生天地》等报刊发表作品。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有邓捷等15位同学的小发明、小论文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市级奖。我校也被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评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在全市中学生校园集体舞比赛中,我校获第二名。在市一中理科实验班招考中,我校有13位同学被提前录取,今年中考,我校学生在三年前入校语、数人平成绩比城区同类学校低19分、且语数总分180分以上的学生数不足其1/5的情况下,有近90人考分过543分,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