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综合开发规划(5)
2025-04-26
2、产业化经营项目。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扶持辐射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特别是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种粮农民增收。二是扶持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形式,进一步加大产业化基地建设,整体推进区域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农产品结构的科学调整、转化增值。三是扶持农副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运行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开发县的绩效考评,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调动各开发县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对粮食生产重点县的扶持力度。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资金向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投入,坚持向农业生产大县、国家优质粮食工程规划县和粮食生产潜力大的县倾斜,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合理安排面上开发县任务,力求做到均衡发展。
(三)加强项目和资金的规范化管理,深化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各项新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分级负责制,强化项目前期科学立项、中期监督检查、后期项目验收和监测评价体系;二是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项目资金公示制,加大监管和考评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三是加强和规范项目评审工作,实行公开申报、专家评审、竞争立项制度;四是积极推行水利及林业工程产权改革,加强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积极推行承包、租赁、拍卖、业主负责、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五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制度,加大到期有偿资金回收力度;六是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开发资金使用监测和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开发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四)健全科技开发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科技带头人、科技依托和科技承担单位的激励机制,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科技人员投入到农业综合开发中,努力提高项目区的科技贡献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的意识,加强科技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管理水平。
(五)加大产业化企业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农业产业链条式开发战略,统筹安排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到优势产业中,形成产业特色和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要重点扶持发展优质农产品、优质畜产品、优质棉花、优质林果花卉、优质瓜果及蔬菜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和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六)强化领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开发机构建设,增强开发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服务意识,充实专业技术人员,使开发工作从上到下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使开发工作形成合力;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投入,确保开发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广辟资金渠道,保证开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本着对广大农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好每一笔资金,为完成“*”规划及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任务夯实管理基础;加大农开系统干部职工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和服务本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农业综合开发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