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队伍管理现状问题调查分析(6)
2025-04-30
(二)作风与文风。公安系统警力从来源可分为三类:一为部队派,二为学院派,三为社会派。目前公安系统的中层以上领导,多数是部队转业干部,沿用了部队的军事化管理。部队作风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队伍纪律严明;二是上下等级森严;三是领导绝对权威。在部队作风要从正反两方面看,一方面,军令如山,令行禁止,保证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绝对权威也容易结成决策失误。当前公安系统有一种风气:凡是领导讲的,都是对的,下属只要执行,不必问原因。在部队,在战争年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在特定时代和政治环境是正确的。但在和平年代,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安,履行管理社会治安的职责,当前的社会形势是复杂多变的,犯罪分子在暗处,公安民警在明处,因此要不断调整战术,充分发挥公安民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公安领导采取家长式的管理和拍脑袋决策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使民警丧失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管理学家斯特格迪尔提出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结构维度强调组织的需要和任务安排,关怀维度强调尊重下属意见。最高的工作效率,就是高结构维度和高关怀维度的结合。因此,领导只有将工作安排和对下属的尊重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文风方面,当前一些公安队伍管理方面的文章,大部分出于宣传的目的,内容“假、大、空”,缺乏实际调查数据,往往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影响了队伍管理方针的制定和上级领导的正确决策。每年各单位的年终总结,都是“形势一片大好”。各单位辖区发案年年在下降,治安年年有好转,老百姓却不认账。说假话编假数字的可以成为先进,实事求是的反而受批评。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提出来“反对党八股”。国家提出从“讲政治”高度抓好数据统计工作,但公安刊物及新闻媒体上仍重复着数字游戏,一些真正反映问题的公安论文,反而无法发表。
(三)职位与警力补充问题。在机构改革中,往往不是设定职位,根据职位挑选人员,而是考虑要安排多少干部,解决多少待遇,需要多少职位,再根据人员多少设定职位。机构改革越改机构越大,每次机构变动都成了解决一些人待遇的好时机。
深圳的招募新警工作也有一些问题,缺乏长远的整体计划。通常是在警力紧缺的时候,一次性大规模招警,然后过许多年后,再次短时间内大规模招警。深圳在1995年成立巡警支队,1995年和1996年从毕业生、待业青年、保安员等大量招警。1997年开始,大幅减少面向应届大学生的招警工作,每年只有很少量大学生进入公安系统,大量人才被拒之门外。2002年,深圳市公安局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招收530名警察,这是自1995年后最大规模的扩充大学生警力。在当前警力紧缺的情况下,新警的招收对整体工作开展有着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是,大规模突发性的招警,造成公安系统警员年龄出现断层。1995年招收的巡警,当年民警平均年龄25岁以下,如今平均年龄超过30岁,队伍已经明显老化。再过几年,一支平均年龄40岁的巡警,还能保证战斗力吗?今年突然大规模招警,500多名警员处于同一年龄层次,几年后,同一时期结婚,同一时期分房,同一时期晋升级别,到时公安机关能够同时解决那么多人的待遇吗?今年由于招警数量过多,时机不适,500多个职位只有700多人报名。笔者估计,除去笔试及视力、体能测试不达标者后,录用比率极高。与此对此的是,税务、工商等单位招考公务员,由于提供职位少,报名人数多,录用比例只有几十分之一。可见,在保障录用警力的质量上,公安系统由于名额过多而丧失了选择性,这对提高警队的整体素质是十分不利的。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的招警工作缺乏对队伍警力的评估和长期计划。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公安机关警力的整体素质,政工部门应该对公安队伍警力年龄、学历、专业组成等进行调研,结合深圳市人口及城市发展需要,每年保持一定数量,有计划地补充高素质警力,优化警队的警员配置,避免警队内部的年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