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3)

2025-04-27


    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教学方法是“情景式”教学,其实现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建立模拟的仿真的行业工作环境,在校内产生就业岗位的效果;二是由教师带队,到工作一线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教学目的。实际教学中.第二种方法实现的难度往往比较大,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企业担心影响生产和经济效益而不愿合作;二是具体的某个岗位对用人的数量需求总是有限的,而教学活动则是规模化的,因而在企业岗位的吸纳能力和学校人力的供给能力之间出现了矛盾。
    因此,多数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第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方便灵活、平均投资较小等特点。但是其不足也显而易见,一次性投入较大、硬件建设容易但软件“氛围”难以仿制等不足常常制约其应用,其中最大的缺陷是对行业发展动态缺乏足够的灵敏度。例如,在各类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仿真教学环境建设中,普遍重视各类办公设备的数量、功能,然而对该行业出现的协同办公、远程办公等新趋势则反应迟钝,更无法实现。
    解决高职院校仿真工作环境对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一问题的一个可能的策略是,探索学校资源社会化的途径。可以选择一些社会需求广泛、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同时学校建有与此行业相关的比较完备的教学设施,以教学设施作为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运营基础,以参与行业竞争的方式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在这种方式中,由于特定的教学单位也是行业的竞争主体,因而行业发展在第一时间便被捕获,与之而来的新的行业规范、理念等“软”的因素必将带动教学方法的变革。
    三、行业发展对离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的业务素质如何,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否适应社会需要。能否及时将企业现场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及时切换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二是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这两类教师各有优势和不足;前者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对学科知识体系和发展前沿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后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操作技能,但是在知识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欠缺。这两类教师相互配合补充,基本可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其前提是行业处于“正常”发展状态。所谓行业的“正常”发展状态主要是指,行业利用在“经典”知识理论的基础上研发的设备、改造的工艺、形成的管理方法展开生产,同时这些知识已经进入高职的专业教学之中。但是,时过境迁当“经典”知识面临淘汰,新的设备、工艺、管理即将大面积铺开推广到来之时,行业发展就进入了“反常”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有的各种生产因素被打破,新的规范正在生成过程中,这就要求从业者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迅速切换到新的工作模式中,迅速适应更新后的一系列生成环境。行业发展的“反常”阶段将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严峻的挑战。从组织上来看.教师和行业的联系比较松散,因此教师对行,业“反常”的种种表现以及发展趋势缺乏敏锐和确切的把握,难以在教学中体现前瞻性。
    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关注方式便是亲自投身于行业之中,亲历行业发展变革的各个阶段。高职院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快改造师资队伍。一是规定学院积极联系各类相关行业,搭建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确保一定数量的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为培养具有“双师型”素质和能力的师资队伍提供了条件;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到学院任教;三是建立一支稳定的、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
    行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是全面而持久的,更是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动力。因此,必须坚持开门办教育的思路,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方式,努力探索学校为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服务的新途径。只有在这种新的途径和方式中,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够实现,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一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