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长述职报告(2)

2025-04-26

2、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稳步实施。危房改造是县人民政府2005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九件实事之一,也是区、市安排的重点民政工作。一是我对全县农村危窑危房排查摸底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抽调得力干部,利用近半年时间,对全县的危窑危房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摸底登记,建立健全了各类危房图片等基础资料。据统计,全县共有危窑危房6388户11565间(孔),其中:危窑949户1590孔,危房5439户9975间。二是在实施阶段,制定出台了《西吉县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西吉县2005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在施工期间,我经常下乡检查危房改造建设质量,督促加快危房改造进度,按工程进度及时安排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确保了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和质量。2005年全县安排危房改造1150户,配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460万元,户均解决危房补助款4000元。三是在检查验收阶段,抽调纪检、财政、残联、民政等部门干部,利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县1150户改造户逐乡、逐村、逐组、逐户进行了全面验收,确保了全县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切实解决了农村危房户的住房困难问题。

3、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有新的进展。我始终没有忽视和放松五保供养工作,在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政策,不断提高和改善五保户生活待遇,完善敬老院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尤其是近两年来,我把抓好农村敬老院建设作为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的重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撤小并大、分步实施、建章立制、提高水平”的工作思路,狠抓农村敬老院建设。2004年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原下堡乡政府驻地改造为偏城中心敬老院。2005年投入资金87万元,在兴隆镇单家集工业园区征地10亩,完成了我县第一五保供养中心的新建、绿化、五保户入院和集中供暖等工作,使敬老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得到自治区民政厅和固原市民政局的充分肯定,并在2005年全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会议上对我县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经验进行了交流,被评为全市“敬老院建设先进单位”。

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整个低保工作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全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人数大大提高。由2002年全县低保对象976 户2669人,增加到目前的2764户6755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二是城市低保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由2002年全县低保资金预算安排8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94万元,增加了5倍多。三是低保资金管理更加规范。为保证低保资金发放的安全性,建立了低保资金专户,实现了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县农行为每个低保家庭发放了一个存折,使低保户可凭折按月到县农行和信用联社各营业所领取低保金,实现了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三年来全县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84万元,累计救助人数达到1.9万人次。四是城市低保档案管理更加完善。我认真贯彻落实城市低保政策,始终坚持“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严格实行“三级审批、三榜公示”制度。按照“一户一档一袋”的建档要求,建立健全了低保档案,低保数据实现了微机管理。五是社会监督面进一步拓宽。2005年9月份,在《今日西吉》公示了全县低保对象,并在民政局、各镇、居委会设立了举报电话、意见箱,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城市低保工作的舆论监督。同时,制定出台低保对象评审办法,修订了《西吉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出台了《西吉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和《西吉县城市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计算标准》等政策性文件,增强了对低保工作的操作性。六是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为建立和完善我县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城镇特困居民看病难问题,制定出台了《西吉县城镇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暂行)》,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救助的对象、标准、申请审批程序、医疗救助的范围和内容等,为实施城镇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党委书记党风廉政建设述职报告范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