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全市现代农业和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相比,农机化的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二是购机补贴政策还不能实行普惠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购机需求。三是农机化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机数量快速发展的需求。四是农机的组织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2010年农机化工作思路
2010年,全市农机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一个水平、着力推进两项工程、重点落实三项措施,促进农机化与产业化、区域化、组织化和优质高效化的结合,推动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对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要目标:农机总动力达到739万千瓦,比2009年增长3%;农机总值达到45亿元,较2009年增长3%;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比2009年增加1个百分点。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一个水平
即提高主要农作物的农机作业水平。在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力争玉米机收率达到63%,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78%,分别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全年组织1.2万台以上农业机械参加“三夏”和“三秋”跨区作业,为农机手增加收入2.5亿元以上。
(二)着力推进两项工程
一是推进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达到385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到580万亩。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15个,其中部级4个,覆盖60个示范村,辐射100个村庄,实施整村推进、成方连片、区域发展,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达到35万亩。
二是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建设5处县级农机安全检测考试中心,推广应用移动式机械检测、电子桩考等新技术,提高驾驶员考试和农机技术检测水平。大力推广农机综合保险,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重点落实三项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重点补贴玉米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和花生收获机械,统筹推动经济作物、园艺作物、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生产机械化。强化对购机补贴和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全年完成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2500人,培训保护性耕作技术骨干1070人,农机管理人员300人。
三是健全农机合作服务体系。全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达到1650个,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90个以上,使主要农业乡镇基本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全覆盖,作业量占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