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健全农机合作服务体系,农机组织化水平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加大力度发展农机合作社,提出了到2010年,在全市有农机作业的乡镇实现全覆盖的发展目标。二是率先在全国出台购机补贴向农机合作社倾斜的政策,重点扶持20个规模大、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合作社,补贴额度由30%提高到40%。并且把农机合作社纳入全市重点扶持的农业合作社范畴,今年扶持了3个农机合作社,每个扶持15万元。三是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3月31日,在胶州市召开了“全市建设农机合作社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胶州市的创建经验,引导和规范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全市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达到1617个,其中农机合作社70个,比去年增加24个。四是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机械数量、经营规模和服务效益显著增长。2009年,作业面积达到1280万多亩,服务总收入达到3.8亿元。
(九)积极加强农机培训,农机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面对全省统一取消“农机(驾驶员)技术培训费”的新形势,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编委支持,保障农机培训工作经费,确保了农机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组织编写并发放《现代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教材,重点培训10个农机示范村的购机农民。三是积极开展送科教下乡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赶科技大集、现场指导示范、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机化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2009年,全市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6300多人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500余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操作技能和致富能力。
(十)深化“平安农机”建设,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实现新的突破
积极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涌现出国家级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镇10个、300个市级示范村和3000个示范户。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严格执行《条例》各项规定。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有所作为”的原则,进一步总结总结推广了莱西市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基层农机监管体系。同时,指导胶州市4处乡镇依托农机合作社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召开了推进农机监理中队建设现场会,加快中心镇农机监理中队建设;平度市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目前,各市、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已经全面展开,逐步形成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良好局面。三是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农机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大对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脱检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把机械安全检验关、驾驶员培训考试关,从源头上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全市严格查处无牌、无证拖拉机5000多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册数达到12万台;核发驾驶证4000多名,驾驶员在册数达到11万人。2009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率达61%、挂牌率达66%;驾驶员持证率达63%,农机“三率”水平在全省领先。四是积极推进农机保险工作,农机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有10万多台拖拉机和6万多名驾驶员参加了第三者责任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其中,新挂牌的拖拉机参保率达到90%,累计为农机手挽回损失600多万元。五是切实加强质量投诉和维修行业管理。全市创建起“星级农机市场(销售企业)”60余个,累计核发《农机维修点技术合格证》43个,农机和配件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2009年,发生农机事故1起,死亡1人,农机事故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农机安全生产指标在控制范围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2009年,预计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10万千瓦,较上年增长2%;农机总值达到43.8亿元,较上年增长3%;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和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第5次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实现了“五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