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三项集中整治”活动的调研报告(2)
2025-04-26
二是强化部门日常监管,扩大集中整治效果。声势浩大的联合执法行动,使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极大遏制,部分违法违规行为由公开转入隐蔽,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和分工,开展明查暗访,搞好各自的监管工作,各执法部门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和信息渠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如:市新闻出版局根据群众举报,组织执法人员查处了****书店违规经营盗版教辅案,查处中国新世纪教育、中华现代全科医学杂志非法出版案,查处了**科技市场经营户违规复制音像制品案,较好地维护了我市出版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区根据群众举报,顺藤摸瓜,追根溯源,成功摧毁了一个盗版贩卖窝点,收缴盗版光盘20000多盘,淫秽光盘2000余盘,案件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县工商局在得知其它部门发现的线索时立即出动,一举端掉了一家黑网吧,仅在集中治理期间就取缔黑网吧6家,严历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三是边整治规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三项集中整治”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注重对网吧经营场所长效管理机制的探索。**县组织全县城乡43家网吧成了县网吧协会,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会员的职业道德观念,遵守行业规范,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对违法违规经营并屡查屡犯的列入“黑名单”,通过红盾信息网和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一经发现,坚决吊销营业执照。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离退休干部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市区和县城的主要文化市场派驻市场监督员,从进货渠道到销售渠道严把市场经营关。实施源头净化工程,公安部门成立了网警大队,对发现的7个违法色情网站实施有效监控;公安局、文化局分别抽调技术人员安装了北京先科的“净网先锋”和“过滤网”软件,有效地限制了黄色网站的侵入;电信部门实行零点掐线,从源头上控制了超时经营;要求全市网吧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未成年人进入。
四是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在“三项集中整治”过程中,市、县两级文明办除组织多次集中执法行动外,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督导。根据各部门定期上报的工作简报,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批评,实行加压驱动。深入网吧、文化市场进行实地调研,查看整治效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通过督导,促进了各执法部门的工作,确保了整治效果。
“三项集中整治”历时两个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市文化、工商、公安、新闻出版等部门共出动执法车辆664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460人次,受理群众举报162次,举报各自违法违规线索282条,检查网吧270家,取缔黑网吧29家,处理违法违规网吧107家,扣押电脑设备312台;检查出版物市场12家,印刷企业32家,收缴盗版出版物1300多册,取缔非法游商摊点28个,收缴淫秽“口袋书”、有害卡通画300多本,收缴盗版光盘20000多盘、淫秽光盘2000多盘,清理有害信息1232条,全市“三项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三项集中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市“三项集中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预期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整治任务仍很艰巨。一是整治工作开展不够平衡。个别地方和部门对此重视不够,协调配合不力,存在着推诿扯皮现象。二是有的地方存在执法不严、查处不力的问题。执法人员的配备与任务不相适应,经费难以保证,给工作深入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受各种关系网、人情网的羁绊,对违法违规网吧的处罚不到位,甚至有管理者为经营者充当保护伞的现象。三是网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网吧还存在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有的网吧没有按要求悬挂证件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标志;有相当一部分网吧上网登记不规范、不完整;个别网吧在零点掐线后私拉乱扯网络信号线超时经营。四是城乡结合部、农村、都市村庄和居民楼院较隐蔽的地方存在的“黑网吧”还没有得到及时查处。五是淫秽“口袋书”和有害卡通画在出版物市场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周边仍有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