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组长:副组长:
考勤员:记录员:电脑专家:
资料员:记者兼编辑:
4、研究的范围(各课题组针对本组课题研究)
(1)产生污染的原因。
(2)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随着工业发展不同年代空气污染的情况
(4)不同国家空气污染情况调查
(5)长春的污染现状
5、活动所需条件:
(1)专家:
(2)图书资料:校图书馆、书店、市图书馆。
(3)上网条件:学校电子备课室及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同学。
(4)实地考察:长春市环保部门。
(5)交通工具:工交车。
四、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
(一)主要内容:
提出调查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并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写出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的。
(二)实施目的:
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组织、策划的能力。
(三)方法步骤:
1、确立课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厂和人类日常生活向大气排放的有毒气体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目前,已引起人们注意的大气污染物已有100多种,其中威胁大的种类有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组织一系列有关大气污染的调查、宣传活动,使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特点及大气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危害,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检测空气污染情况,并能根据我们周围空气污染的情况,提出建议,防治或减少大气污染的。
2、设计小组实践研究子课题计划
(1)确定子课题
学生经过认真讨论,确定子课题为:二氧化碳的利与弊、空中死神——酸雨、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
(2)确定小组
根据子课题的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子课题,选择同一子课题的同学成为一组。分组时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由每组同学推选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并确定每组的名称。
(3)确定小组研究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参与中各组确定了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搜集资料(查找书籍、上网查阅、上图书馆)、社会调查、拍摄实景、采访、剪报、画图、实地考察、科学小实验、表演等方式。
第二阶段:
(一)主要内容:
各小组同学汇报交流活动、实验研究的初期结果,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对本小组材料进行整理,形成调查报告、展板、试验记录、节目介绍等各种表现形式。
(二)实施目的: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用多种形式展示活动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
(三)方法步骤:
各组代表汇报子课题的内容、形式与子课题所搜集到的资料。
1、根据各小组要搜集的资料种类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试验记录等。其中,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应贴近生活,所调查人员范围广,受调查者能主动配合认真答卷,调查结果真实、有个人见解。学生需进行实地考察和实地取样,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大气被污染的严重状况。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通过对实验名称、过程、结果等的叙述,体现一定的科学意义,也证明本小组的研究结论。而照片等影像资料也可以说明了很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直观生动。
2、其他小组依次汇报
3、每组阐明研究结论
第三阶段
(一)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环保活动。
(二)实施目的: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的环境,使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方法步骤:
(1)回顾活动,对学生的研究结论加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