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处事奥妙之六在于站在高处谋全局

2025-04-28

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所谓谋全局,就是准确把握事物的总体发展趋势,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出谋划策,从战略的高度察弊识利,协助领导作出事关全局的重要决策。而谋全局又必须解决站立点问题。站立点不高,视野不开阔,思维层次低,就提不出事关全局的谋略;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全,谋得深。因此,机关干部在“参谋”过程中,必须有很强的全局意识、战略意识,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观察全局,分析全局,谋划全局,以使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多地进入党委、领导的高层决策之中。

    一、站在“大政方针”的高度谋全局。这里所说的“大政方针”就是治党、治国、治军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原则。因为这些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统揽全党、全国、全军的大局制定出来的,所以对各行各业、各个单位、各项工作都有普通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以此为站立点,就站到了观察分析问题的最高处,对大大小小的全局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据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具有全局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谋略的过程就是创造性地贯彻这些“大政方针”,形成指导本单位具体工作思路的过程。因此,各级机关干部平时就必须注意认真学习治党、治国、治军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原则,熟记其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出谋划策时将其正确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比如,我们在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时,就要依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部队管理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如果偏离了这些大政方针,就会使我们的谋划偏离全党、全国、全军这个最大的全局,不仅会丧失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还可能走偏方向,给部队建设造成损失。

    二、站在本级党委、领导的高度谋全局。按照业务分工,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一个部门都有一定的职责和权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运用好上级赋予的权力,对于机关干部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出谋划策时,仅仅满足于此就远远不够了,还需要把站立点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来。作为集团军、师、旅、团机关的一般于部,要拿出对全集团军、全师、全旅、全团有指导意义的见解,仅仅站在参谋、干事、助理员的位置上是不行的,而要站到本级党委、领导的位置上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越级思维”,即超越自己的职位,提高一级想问题。为什么有的机关干部经常与本级领导的意见不谋而合,而有的机关干部总是与本级领导的意见谋而不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拘泥于自己本职业务工作的小范围,没有突破“自我”,未能站在领导的高度上出谋划策,总是站在低层次上跳来跳去,致使提出的建议总带有片面性、局限性。然而,机关干部的“越级思维”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在乎时的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也就是要使自己进入“领导角色”,经常站在本级党委、领导的高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力争与领导同位思考,同步思考,同向思考,发挥好党委、领导的“外脑”作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把美李伪军赶到朝鲜东南角一带。时任周总理军事秘书的雷英夫同志,在组织参谋人员研究朝鲜战争状况时认为,美军不会甘心失败,很可能组织驻日本的两个师在朝鲜中部仁川登陆。后来的情况证实了雷英夫的判断,毛主席高兴地对大家说:不要认为美国如何如何,我们的小参谋都能预测出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行动。雷英夫职务上是秘书,但思考问题却是站在主席、总理的高度。我们讲胸怀全局、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越级思维”上升到“越权办事”,把“同位思考”变成“平起子坐”,在“越级思维”和“同位思考”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权限和职务。

下一篇:党员干部对抓工作落实的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