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提供信息渠道方面,浙江省一直都在努力中。比如,2002-11月份,由世贸组织授权,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WTO第99家信息查询服务中心成立,这是我省首家拥有WTO权威信息,有资格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这一机构的诞生对那些准备出口或已经在出口产品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个福音。该中心提供政策查询、标准咨询、专题研究、法律服务、培训服务等。此外,还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各类信息数据查询。该中心的设立是一个特例,类似性质的信息服务中心还有待增多和进一步健全。
3.3 大力发展技术创新
1、 重视工艺创新。浙江省中小外向型企业工业化程度低,技术设备陈旧,生产
艺落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处于原始手工操作阶段。因此,技术落后的某些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应以工艺创新为主,以工艺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利用微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变革传统的生产过程,是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也正是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工艺创新的关键。
2、 促进科研机构与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合作。我省的科研机构历来与中小外向
企业联系少,科研机构主要面对的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课题,而不是企业与市场的实际问题,因而作为主要技术供方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缺乏产业化意识和市场经验与能力,也缺乏为中小外向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积极性。作为技术接受方的中小外向型企业与技术供应方的界面有限,又往往忙于处理眼前危机,难于作出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因此,完善有关政策和相应的科技计划,进一步促进科研机构与中小外向型企业合作创新,对于我省目前的企业来说是非常迫切的。
3、发展为中小外向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网络。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小外向型往往无力收集、整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需要具有专门技术能力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乏,导致浙江一些中小外向型企业采用落后的技术,生产一些根本没有销路的产品,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因此,今后应大力发展为中小外向型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各种中介组织,鼓励创办各种咨询公司、信息公司,从事技术交流与转让的公司,形成完整的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引导中小外向型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意大利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很高,我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的市场组织程度和行业组织化程度十分低下,基本上没有行业性组织机构,同类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乱”是中小企业的普遍现象。在浙江中小外向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同一产品实行地区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工艺水平。
5、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意大利等西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大多注目于国际市场,有一技之长以及善于管理,加强与之合作,可以大大推进我省中小外向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整个工业化进程。
4.4 产业升级
浙江中小企业主要以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投资数额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大都以量多价廉为最基本的市场营销策略,没有从数量价格的低水平竞争转向质量品牌的高层次竞争。中小企业创牌的少,贴牌的多,为代理商、贸易商打工、做嫁衣的情况较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没有相应的行业组织进行协调和管理,一些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往往偷工减料,压价销售,导致竞争秩序混乱,削弱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种过度竞争既损毁浙江商品的信誉,也容易引起国外反倾销。浙江省内各部门、各地区正抓紧力度,加快步伐实现产业升级。以下举例温州:
温州产业以轻工日用品为主,呈劳动密集型特点。鞋革、服装、眼镜、低压电器、防风打火机等,与国外产品竞争具有比较优势。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占世界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70%,鞋革、服装出口去年分别达4.6亿和3.3亿美元。我国加入WTO后,这些行业和产品受到国外各种贸易管制的情况逐渐增多,4月底,欧盟正式通过CR法案,以限制对温州打火机的进口,不久前又开始了反倾销调查,在此前后的土耳其眼镜保障措施案、波兰鞋类反倾销 案等,也相继对温州出口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