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坚持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公司专门下发文件,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要求每名党员对照党章,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各个层面进行自我总结,肯定成绩,同时找出差距和不足。活动中共评出优秀党员28名,合格党员59名,无不合格党员,合格及以上党员人数达到100%。通过此次活动,每名公司党员增强了意识,完善自我,在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庄电公司的建设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5.组织党员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在2006年“七一“前一天,大党建工作委员会组织九个参建单位的党员到丹东市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6.开展了升国旗活动。在“七一”这一天,组织各参建单位的党员举行了一次升国旗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7.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在“七一”表彰大会上,全体老党员与新发展的党员一同举行入党宣誓,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增强了党性教育。
三、加强了党组织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1.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对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进行修订,扩大了中心组学习的参加范围,公司部门主任、党支部书记每次都列席参加学习,使这些骨干力量都能在中心组学习讨论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中心组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庄电公司各个层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对于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争当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员工、学习型家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坚持了民主生活会制度。重新修订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并坚持了民主生活会制度,严格了会议程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召开会议。会前能够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查找群众对领导班子的看法和意见。会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重解决问题,收到了实效。
3.坚持了厂务公开制度。工会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对实施厂务公开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和监督考核等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实施厂务公开工作中的“四个”第一责任人,即:党委是第一责任人,对厂务公开负总责;行政是第一执行人,是厂务公开的主体;纪检监察部门是第一监督人,对厂务公开实施监督检查;工会是第一实施人,为厂务公开办事机构。形成了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员工全员参与的厂务公开工作运行机制。公司员工岗位定级、中层干部选拔任用、重大规章制度出台、重大决策制定等,都通过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公告栏或各种会议向公司员工进行公开。公司还建立了每月例会和每周例会定期沟通、重大问题及时沟通、特殊问题个别沟通的领导与员工沟通方式,使公司工员工不但知情,而且并积极参与,有效落实的厂务公开制度。同时纪委还设立了廉洁从业和厂务公开问题举报箱、举报电话、举报电子邮箱,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困难。
4. 坚持了党委议事规则制度。公司党委严格按照议事规则规定进行决策,严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党委的议事原则、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一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利地维护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四、加强了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加强了党员动态管理
1.党委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加强了党员在联系群众、团结和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中的良好作用,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比如员工双休日长期没有休息问题、两地分居问题、市内独身员工没有地方吃饭问题等都是通过党员把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上来,最终给予解决的。
2.建立了党员动态管理制度。公司目前流动党员较少,只有一名党员在国电电力本部挂职一年,公司党委责成国电电力机关党委负责该党员的教育管理。在2006年有一名国电电力本部的党员在庄电公司挂职,被公司党委编到第二党支部,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自2005年3月开始,还培养了一名工作关系不在庄电的入党积极分子,该积极分子已于2006年10月回到国电电力本部工作,并将培养情况转到国电电力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