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纲要(3)
2025-04-29
4、协调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社会事业繁荣
"*"期间,我区要根据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配套发展第三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的规模,提高第三产业的功能和作用。重点发展港口服务、仓储运输、金融、外贸等行业,同时完善区域供气、供水、供电等系统,为区域的投资和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社会事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投入和建设,促进各类社会事业的产业化。
5、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海沧繁荣
适应厦门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的需要,海沧要加快城市化步伐。围绕将海沧建设成为厦门现代化新市区的目标,以海沧大道的建设为契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沿海沧大道及环人工内湖区的景观,同时加强新市区生活设施的配套建设,积极发展房地产、餐饮娱乐和商贸等现代城市服务业,提高新市区品位,强化服务功能,聚集人气,促进繁荣。
6、加强农村工作,凝聚开发建设合力
"*"期间,应大力加强农村工作。其重点是,根据土地开发和项目建设的进程,做好搬迁农民的安置就业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再就业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根据开发建设的进展,有计划地安排村镇改造,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由农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投资区开发建设的合力。
7、强化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及人口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间,要继续执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把好项目环保关;大力推行区域绿化和美化,保护海岸生态,整治裸露山体。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石材资源。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适度提高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使人口增长与开发建设相适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加快体制创新,营造优良的体制环境
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更好地为投资区开发建设服务。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定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职责,采取多种新型投融资方式,多渠道广泛筹集建设资金。
9、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开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抓好文明社区、"窗口"行业和文明新村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治区、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地痞村霸和封建地头势力,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四、"*"期间产业的发展
"*"期间,海沧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将海沧建成厦门市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期间,海沧要依托优越的港口和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和内联的力度,加强工业综合配套能力和分工协作水平,促进现代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工业为先导,先进技术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
"*"期间,海沧的工业要基本形成化工支柱产业,并以该产业的大型企业和项目为核心,形成产业链。化工工业要继续建设感光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以感光材料和香精、香料为主的精细化工产品系列;加速PTA项目的建设,推进以PTA、PET为龙头的涤纶及其后加工产品系列以及PVC后加工制品的生产,积极促进大型乙稀石化项目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