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区委宣传部工作总结(4)

2025-04-28

四、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规划先行,全面提升文化品味。制订了《中共**市**区委关于推进人文**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特色文化塑造工程、人文经济培育工程、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教育强区创建工程、科技进步促进工程等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先后出台了《**区文化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文艺作品创作三年规划》,以“513”工程为重点,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省“东海明珠”工程3-5个、**“金走廊工程”3-5个、创建市级特色文化村(社区)每年3-5个,区级特色文化村(社区)每年15-20个,力争每年评选出市级文化艺术之家10-15个。同时结合省“万村文化长廊工程”建设,规划20%——25%的行政村达到标准,使文化工程建设不断向社区、农村延伸,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求美、求健、求乐的文化需求。

二是规范管理,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规范,全面落实“双建设,双整治”要求,注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文化市场专项整治为重点,做到日常稽查与重大节假日相结合。一是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认真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健全制度,规范许可,依法行政。二是积极协调工商、公安及有关部门,启动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超时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三是注重安全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全区文化市场无安全事故。

三是加强指导,建成了一批文化建设示范点。加大对特色文化村(社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广花园乡开展农民读书活动的经验,大力扶持沟溪乡余东村等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社区的建设。挖掘、培育一批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典型,积极做好文化建设项目的包装,争取到省、市专项扶持资金,建成了**区农民书画艺术中心。抓好一批文化建设的示范点。完成了万田乡、荷花街道的省东海明珠工程验收,沟溪乡、姜家山乡的市“金走廊”工程验收,上祝村、航埠村、余东村、白岭村的市级特色文化村验收,13个区级特色文化社区验收。

四是构建载体,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以建区20周年系列活动为主线,实施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村落文化四位一体战略,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全年我区共举办各种大中型活动123场,参演人员1万余人,观众达16万人次,投入文化活动经费150余万元。群文活动好戏连台、精品层出、精彩不断,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我区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9月份开展的庆祝建区2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建区二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区艺术节系列活动(如廉政文化文艺调演、农家乐厨艺大比拼、情满桔乡──**区沟溪乡农民书画展、校园十大歌手大奖赛等),活动时间长、参与面广、社会反映好。

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一是加强部机关干部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宣传干部的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与基层的沟通联系,改进对基层的服务指导,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组织开展宣传干部业务培训,通过学习、考察等形式,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举办了全区骨干通讯员培训班和理论骨干培训班,选派人员参加2005年**省电视青年记者职业联赛。加大宣传队伍网络建设,逐步形成了宣传员、社区文化指导员、基层通讯员等组成的宣传工作网络。三是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根据部署,区委宣传部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的单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目前开展良好,进展顺利,教育活动正扎实有序推进。四是认真做好宣传信息舆情工作。重视社会舆情的收集和反馈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五是积极做好2006年度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按照市委“完成任务数,巩固新机制,确保覆盖面,提高利用率”的总要求,高效及时地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下一篇:市人大机关支部2024年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