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减
广泛开展各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塑造人们的良好品德和文明素养,培养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是巩固创建成果,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工作。进一步深化基层文明创建活动,着手开展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活动,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工作。指导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创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整治活动,巩固去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城区的成果。继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机关等层面的创建活动,使创建工作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对已经获得“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43个单位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拓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领域,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开展了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机关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在2004年荣获“**省文明城区”称号的基础上,着手开展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区活动。
二是注重分类指导,继续强化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根据“分类指导、注重特色、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文明社区创建的指导,夯实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基础。加强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夯实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基础。按照“共担、共兴、共享、共荣”的原则,指导各社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军(警)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通过军地共建,带动了双方的自建和活动的开展,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推动了社区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三是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着力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以实践《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纲要》和《**省公民道德规范》为重点,全面启动文明素质工程建设。结合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从人们的日常言行入手,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着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制定了《**区社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大力营造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氛围;举办征文活动、摄影比赛,编写礼仪规范顺口溜、文明礼仪童谣、歌颂好人好事歌曲等,积极引导居民参与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社区市民学校、“四点钟”学校,结合文明家庭、文明庭院评选和社区“共建日”、“学习日”、“爱国卫生日”等活动,进行文明礼仪专题讲座,加强了文明礼仪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围绕区委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组织开展“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筹划安排城乡文化结对交流工作,组织农村“改陋习、树新风、创文明”活动,深化“文明村、镇(乡)”创建,夯实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一是组织落实“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安排落实了100个省、市、区级文明单位与100个行政村结对,开展“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到结对村中实地走访,听农民心声,问百姓冷暖,解农村难题。帮助“结对村”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培养文化骨干队伍,开展文体活动,树立文明新风,革除陈规陋习,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和激情,开辟了文明创建的新领域,构筑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二是组织城乡文化结对交流活动。以农村文化建设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在首批安排25个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的基础上,再安排25所城市学校、25个社区、25位文体指导员进行专项结对,开展城乡文化结对交流活动,全面推进“双百结对、共建文明”工作。三是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结合教育、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五下乡”活动、“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农民素质工程建设、特色文化村建设、生态示范村建设、先锋工程“五好”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建设、百村整治村建设等工作,修订区级“文明村镇”标准,继续推进文明村镇的创建活动,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